“‘31条’‘26条’‘11条’,国家一系列‘惠台大礼包’饱含同胞亲情,让‘两岸一家亲’更加切实可感。”福建省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表示,“这些举措可谓干货满满,坚定了我们在大陆投资兴业的信心,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深耕大陆的台商台企亦受到不小冲击。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11条措施”),助力台商台企克服疫情、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11条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资企业稳外贸、有效引导台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强化金融支持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
“及时雨”“助推器”“定心丸”……数月来,“11条措施”迅速落实,广大台商纷纷表示,系列惠台措施有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快开拓内销市场和转型升级,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为台商台企在大陆扎根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
“‘11条措施’并非横空出世,而是进一步落细落实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26条’惠台利民措施的暖心之举,反映了大陆关心帮助台商台企的持之以恒。”吴家莹说。
2019年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26条措施”)。“26条措施”在广大台胞台企关心的科技创新、5G建设、循环经济、融资担保、贸易救济、进出口便利、标准制定、领事保护、农业合作、交通出行、通信资费、购房资格、职称评审、分类招考、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同等待遇。
上海台青创客家总经理虞慧芳表示:“我认为‘26条措施’是2018年出台的‘31条措施’的加强版,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让台胞和台企融入祖国怀抱,同享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9个部门,共同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措施”)。“31条措施”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涵盖产业、财税、用地、金融、就业、教育、文化、医疗等多个领域,为他们提供了搭乘大陆经济成长快车的重要平台和契机。
随着“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不断落实落细,台湾同胞在大陆各地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方便,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享受到同等待遇。“大陆各方面对台胞真的很好。”北京首钢集团创业公社港澳台总经理郑博宇感慨,“这是一种被欢迎回家的感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台胞台企来大陆生活、工作、创新创业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共享大陆发展机遇,这是我们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方针政策。”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国深指出,“随着祖国的日益繁荣发展,两岸融合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共同市场的‘蛋糕’必将越做越大,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度必将越来越高,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意志必将越来越强。” (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8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