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传道、授业、解忧、搀弱,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化身灯盏,燃烧自己,点亮幼小的心灵,塑造家国灵魂。他们,是你的、我的,老师。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日月如梭,时光如水,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至今,35年的时光匆匆走过,正是那些由深情和掌声、关注与期待交织在一起的一个个教师节激发了教师的成就感、责任感,激励着他们丹心一片,潜心育人,才使更多的人把热情与尊重的情怀、理解与关爱的目光投向教师;才使每一所学校走过的每一个日子有了更不平常的意义;才使每一位教师和正在成长的每一位学生,在教育或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教育生命的魅力。
分析现状
这些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专项计划的实施,夯实了保障教师安心从教的制度基石,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但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如何打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各地学校尤其是乡村、艰苦地区面临不小挑战。身安、心安方能厚植出教育情怀。要打造一支师德优良、学识过硬、愿意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必须花大力气、下细功夫。
提出对策
一要完善扶持保障政策。进一步制定教师优待办法,保障教师享有健康体检、旅游、住房、落户等优待政策。坚持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并向教学一线和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落实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对在乡村有教学任务的教师给予交通补助,从而真正将“贵师重傅”切实落到制度惠人、留人中。
二是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乡村教师支月英坚守在偏远山村的讲台39年,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支奶奶”,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点亮了大山孩子的童年,这份执着和赤子情怀深深打动了无数人。詹英贤、辛德惠等一批批中国农业大学老师把课堂搬到河北曲周的盐碱地上,带领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收获了全社会点赞,曲周县还专程编演了豫剧《天绿》,感恩农大人的付出。其实,像这样的优秀教师数不胜数,他们兢兢业业地挺起了民族教育的“脊梁”。用尊敬之声、礼赞之行温暖每一位爱岗敬业的“筑梦人”,就是对教育最大的支持,对教师最好的礼物。
温馨结尾
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全社会共同守护教育工作者的信仰和从教情怀,让“尊师”氛围成为常态,让“重教”主张惠及每一位老师,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未来。
(摘自:1.人民日报评论:今天教师节,尊师如何成常态?2.华龙网:又是一年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