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近日,教育部在中国政府网回复网民留言时表示,将积极会同体育总局等部门,做好已建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源,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据国家体育总局2016年6月公布的数据,在全国的体育场馆中,学校体育场馆占比达66%。学校体育场馆也是一种社会资源,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推广,有效盘活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体育场馆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意义分析
开放学校体育场馆,是一种社会文明需求。学校体育场馆,严格来说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只是面向的资源群体不同。倡导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只是拓宽了群体范围,从学校本身来看,应该是奉献爱心的体现。既有责任也有义务实施。为社会奉献爱心,不仅仅是个人群体应该做到的文明行为,也是企事业群体组织应该做到的善意之举。因此,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尽管不是法律上的义务,但却是社会文明道德意义上的义务需求。
开放学校体育场馆,是有利社会的很好选择。正如专家所言,中小学体育场馆在数量上比较多,在体育条件和体育设施方面也相对完善,而学校对体育场馆的利用都是有时间性的,“在特定的时间,对体育场馆的使用可能还不够充分”。在这样情况下,向公众开放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爱心加细心,义务加责任,做好这样的加法,不但对社会有益,也对学校有益。不断探索,化弊为利,充分利用体育场馆优势,奉献社会、盘活资源,不但需要,而且必要。值得大力提倡并广泛推广。形成全社会关注体育锻炼和提升健康水平的最佳态势。
对策措施
第一,明确开放时间、开放对象。实行定时定段与预约开放相结合。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应主要面向本校学生、学区内学生、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 ,并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外部群众须先进行信息登记,办理出入证明。
第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奖代补激励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对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体育设施正常运行、维护和购买公众责任险给予经费补助。此外,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既可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率,更能解决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不足。
第三,强化制度规范保障。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纳入法律规范,依法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特别是要依法认定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后市民在运动中出现意外、相互争执引发冲突、被运动器材弄伤等等的安全事故责任,避免场馆开放所有的安全责任都让学校“背起来”、而伤了学校开放场馆的热情。
结尾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既能满足广大群众进行锻炼的需求,又能有效缓解社会体育资源的匮乏,是大势所趋、惠民之举。相信随着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全民健身运动的大门将敞得更开,人们的生活有望更加健康幸福,社会也会变得更有活力、更加和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