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六稳”“六保”之首的就业问题,受到参加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格外关注。他们认为,今后我国就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加快解决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的结构性矛盾。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也是为稳就业保民生。”就业工作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民心,只有切实做好就业工作,才能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意义分析
“六稳”首先要稳就业,“六保”首先也是保居民就业,特别是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渐入佳境,做好保就业工作对经济社会良性运转意义重大。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起步之年,特殊时期当有非常之策,相关部门要瞄准痛点、聚力焦点、精准施策,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稳产业保就业措施。
对策措施
保就业的核心在于保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只有企业发展稳,就业形势才会稳。经历了去年的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基础和形势都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要切实帮助企业应对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性因素影响,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各项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指示精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真正让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就业能力。正如代表委员们所说:企业活下来、活得好,‘保就业’才有基础,大多数就业人员才能端稳‘饭碗’,就业结构性矛盾才能得到逐步解决。
保就业的重点在于稳供需,使教育、培训要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减少和避免供需“错位”。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指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不匹配。随着我国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与之匹配的就业人才开始出现缺口。而在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中,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面临挑战。对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培训机构,都要认真研究经济发展走向和趋势,一方面强化员工的技能培训,使其工作能力与市场需要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就业人员竞争力,从而让更多人好就业、就好业。
保就业的突破点在于调结构,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就业容量。去年受疫情影响,线上办公平台、远程会议系统、快递外卖、网格服务等产业发展尤其迅猛,由此催生的新职业、新业态成为盘活就业市场的关键增量补充。2020年7月,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社群健康助理员”等9个新职业,以及“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5个工种。新兴产业带来的是就业“大盘”的扩容,抓住新技术、新产业带来的就业机遇,千方百计挖掘各方面优势和潜力,就一定能为居民就业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
结尾
“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一个人有了就业,就容易安定;一个家庭有一人就业,就增加一分稳定的力量。”就业,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用政策“稳”、以培训“强”、调结构“增”,保就业工作就一定能越做越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