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
别让“关注”成烦恼
餐厅点餐、停车缴费、购物买单……先得关注商家公众号,否则无法进行。这种“强制关注”的行为,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消费者可将遇到的此类问题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反映。
进入互联网时代,扫码消费已经融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乐于享受更便捷、更高效的支付方式。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线上点餐、缴费买单等正常的消费行为,不少以“一键关注公众号”为前提;点进自己的关注列表,一长串商户公众号名单更是让人心中嘀咕:“这都是什么时候关注的?”
随手一扫、轻点关注的行为看似“不起眼”,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却在无形中受到侵害。比如,一些商家会在消费者扫码后,通过公众号自动获取其手机号、地理位置、生日、住址等信息,这就让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不关注、不授权就无法继续消费行为,关注了又成了商家免费的“信息源”和“广告栏”,这显然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个人信息等权益。
现实中,很多消费者误以为关注公众号是线上消费的合理前提,对于信息被过度采集缺乏有效维权手段。商家借机以最省力的方式,获取最大化的利益。
任何企业的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尊重消费者的意愿,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守住法律的底线。在中消协开展此项工作之前,北京市消协、上海市消保委等地方消协组织已发布倡议,组织经营者进行自律承诺,开展专项消费监督等维权工作。合力整治,既是对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告知,也是对商家合法经营的提醒。
“强制关注”这类乱象不能光靠商家自律、消费者较真,强有力的监管和惩处必不可少。在各地消协组织集中出击之外,也呼唤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打击乱象的力度。只有违规商家受到“实打实”的惩罚,才能震慑住其他商家“钻空子”“捡漏子”的心思。治理“强制关注”乱象,法治的“雷霆出击”势在必行。
“强制关注”并非合理现象,期待监管跟上后,能让消费者从“备受其扰”变成“乐享其成”。
(摘编自《浙江日报》,原题为《强制关注公众号,谁惯的毛病》)刘晓庆;《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30日 第 05 版)
毕业生离校,高校就业服务不能离线
近日,人社部部署启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明确在7月至12月,以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为对象,强化服务保障、权益维护、困难帮扶等,尽力帮助青年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随着这一届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将进入“后半程”,高校就业服务将开启“离校不离线”新模式。持续关注这一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有业就、就好业,是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任务要求的重要举措。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稳就业、促就业工作丝毫不能松懈,须确保就业服务始终在线。值得指出的是,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结构化的概念,不同条件的毕业生对就业的需求亦不同。这也意味着,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须强化精准思维,坚持做在日常、具体到人,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帮扶,真正助力学生走好人生成长的这关键一步。
首先,严格实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格局与氛围,为推进就业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与此同时,强化开源拓岗,不断增加优质岗位供给。对外,要加大访企拓岗力度,学校、学院等相关负责人要带头走出去,主动走进企业、行业、园区、社区,与相关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拓展实习见习岗位;对内,可挖掘校内的行政助理和科研助理岗位等资源,优先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就业服务如何精准?就摸清就业需求来说,高校可组织专门力量设置“职业指导简历实验室”,通过“专家坐诊”接单,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服务,通过优化完善毕业生的简历等,吸引用人单位关注度,以提高求职成功率。此外,通过举办研讨会等增加师生交流,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和精准疏导。在供需匹配环节,高校可通过访企拓岗、引企入校,加强对毕业生的应聘指导和择业引导,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牵线搭桥。同时,巧用新媒体打好就业“突围战”,通过开展“主播带岗云接力”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精准求职就业信息。加强家校联系与沟通,也有助于更好把握学生多方面的情况,更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对于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有残疾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有突发情况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以及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毕业生等这些特殊群体,要重点关注,给予精准帮扶。应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及时发放就业补助,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兜底帮扶。对他们的帮扶,也是对他们背后一个个困难家庭的纾困与托举。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关系到学生前程、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让我们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强化精准举措,帮助毕业生实现快就业、早就业、乐就业、就好业。
(作者:徐吉洪,系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30日 10版)
议论文
从“不足”中找发展机遇
前不久,5月宏观经济数据出炉,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同时,工业生产仍面临一定压力,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部分工业行业生产低迷。
需求不足,对实体经济影响深远,必须高度重视,从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畅通投资机制、提升投资意愿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强需求侧管理。也要认识到,需求和供给相辅相成,应对需求不足同样要从供给侧入手,支持和引导企业优化产品与服务,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从供需关系看,导致需求不足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供给“过量”。例如,前些年,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远超市场需求。二是供给“欠佳”,难以满足有效需求。比如,一些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虽然一直在更新换代,但新品在性能、使用体验等方面的提升不够明显,难以令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就会出现消费频率明显低于供给迭代频率的现象。
找准问题,需对症下药。针对供给“过量”,要做好“减法”,化解过剩产能,让供需关系和市场秩序回归合理水平。针对供给“欠佳”,则要做好“加法”,向创新要出路。
创新,可以是原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当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不断涌现。有的儿童用品企业跨界创新,利用原本应用在航天领域的蜂窝铝材料来生产汽车上使用的儿童安全座椅,有效提升了座椅的安全性能。不少装备制造企业运用新能源技术,对传统装备进行绿色化改造,降低了能耗和污染,受到客户欢迎。可以预见,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产线、设备、材料得以改善,将不断催生新功能、新产品,为企业带来新市场、新发展。
创新,也可以是开辟新赛道新领域。对许多细分领域来说,受客观规律影响,其市场份额相对固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开辟更多增长点。从进入新领域看,尽管智能手机换机频率逐步降低,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等新产品的市场却远未饱和。不少手机企业适当扩大经营范围,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拓展新市场看,新能源汽车农村市场空间广阔,借助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利好,汽车企业推出更加符合农村应用场景和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必能积蓄新的增长动力。
辩证看,越是行业需求不足的时候,越是企业可以凭借创新脱颖而出的时候。行业千帆竞发,市场才能活力涌现,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样一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得到更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活力动力将更充足,广大企业的前景也会更美好。
刘志强;《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30日 第 05 版)
策论文
以“数”着墨,绘就乡村振兴壮丽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随着5G等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现代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日渐深入,数字乡村建设正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插上腾飞的翅膀。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三农”服务各个环节,乡村的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的数字化改造正在有序推进并不断完善,智慧农田、智慧牧场、智慧大棚等新型农业生产载体建设蔚然成风。依靠数字乡村建设,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治理数字化成就凸显,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不断缩小,这些变化正促进乡村生产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助力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选择。立足新阶段,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关键环节。首先,以科学系统的整体规划引领数字乡村有序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支持体系和配套机制,提升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服务等配套政策与乡村数字化发展模式的匹配性,营造有助于引导多元主体主动参与的良好政策环境。2022年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标准化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当系统总结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经验,立足当地乡村资源禀赋、发展特征,加快制定完善数字乡村建设的具体规划与行动方案,将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发展实际有机结合,增强数字乡村建设的整体协同性、有效性。
其次,不断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前所未有,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提档升级。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在农村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光纤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让农田管理、农业生产、快递物流等环节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平台建设与数据管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拓展数据获取途径,重视数据搜集、流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完善乡村数据要素市场和数据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发展工程建设水平。
再次,不断加强“数字人才”力量支撑。建设数字乡村,人才是关键。要更好地引进、留住、培养和使用人才,就必须为数字人才提供政策制度保障,通过财政支持设立引导资金、岗位补贴等方式,吸引更多紧缺的数字技术专业人才、技术密集型人才、管理人才、“新农人”等回归乡村、留在乡村。与此同时,坚持培训和引进相结合,开展专家网上授课、远程答疑、进村入户指导等培训服务,逐步壮大乡村数字化人才队伍。此外,还要不断提高农民数字化能力与素养,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推动数字技术下乡,加深农民对数字化的了解和认知,为数字乡村建设增添后劲。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当前,数字乡村发展方兴未艾,更应不断拓宽数字乡村建设参与主体,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增强科研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创新供给、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数字产品的适应性,推动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乡村数字化转型加快,将催生更多新型产业形态,开启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新局面,带动更多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向农村集聚,为乡村经济带来新发展,以“数”着墨,共同绘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壮丽篇章。
(作者:张玉刚,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30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