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一篇水平高的领导讲话稿不仅体现了领导的思想高度、决策水平和个人魅力,也体现了一个单位的政治站位、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因此,要写出一篇能够充分体现领导意图、明确发展思路、推动工作落实的讲话稿并非易事。
我从一入行就被安排在乡镇党政办,领导交办的第一篇文稿就是《政府工作报告》。当时,可谓两眼一抹黑,既不了解全镇各工作情况,也不懂公文写作的“套路”,但由于时间紧迫,只能几日几夜都在学习单位以往的工作报告、各部门的工作总结及上网搜索各地工作报告。第一篇文稿与其说是自己写的,不如说是东拼西凑抄来的,难为了自己,更难为了领导不厌其烦地修改。后来即使离开了乡镇,也没离开过办公室,十年如一日做的离不开撰写领导讲话稿。回顾入行十年的写作经验,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八个字——吃透两头,把握中间。
吃透两头
所谓“吃透两头”,即知“上情”——熟悉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有关精神、文件要求,明“下情”——掌握本级和下级单位的实际情况。
一、知“上情”。“上情”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上级有关工作规划计划及有关会议与文件精神等,具有立意高、视野广、目标明、内容实、部署细的特点,是讲话稿立足大局的关键。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这句话对起草讲话稿同样有启示作用。做到这种的境界,就需要吃透“上情”,要了解上级直至中央各种最新精神,弄懂上级文件传达精神的重点意义,理解上级精神、文件要求下发的必要性和深远性,明确上级传达的精神、工作的目标要求、下达的任务和指标,应注意的问题,当前的工作重点等,并进行有针对的素材积累,如特定的观点、固定的表达、精华的表述等,确保讲话稿做到立足大局提升高度,真正体现上级的核心政治内涵,让讲话稿能够“顶天”。
二、明“下情”。如果说收集“上情”要“一天说不完”,那么掌握“下情”就要“一两句话说明白”。知“上情”是基础,明“下情”是升华。要在讲话稿中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落实措施,就要求全面掌握“下情”,具体包括“三明”:明“材料”包括领导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有关解决措施、综合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资料或简报、相关会议材料、下级部门报送的各类最新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材料,这其实是一条捷径,可以把有用的材料为己所用;明“数据”包括年度报表、月度报表、综合报表、专项报表等,通过报表掌握数据变化,以数据说话,体现工作实效;明“现场”就是要沉下去基层一线摸实情,对报送来的材料、数据一一核实,特别是对重点情况和数据要确保准确无误,让讲话稿真正“落地”。
把握中间
所谓“把握中间”,就是要忘我——模拟领导角色、把握领导意图、深化领导思路。
一、模拟领导角色。什么身份、什么场合讲什么话是很讲究的,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不同场合的领导讲话不能”有失身份”。比如同一个会议、同一项工作,党委和政府领导、正职与副职角度和用语都不一样;还有向上汇报要讲工作实效、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向下部署要强调政治站位、目标任务、存在问题和重点工作。同时,领导风格各异,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语言表达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与领导相处的时候,要善于通过耳听、眼看,扑捉领导的思维习惯、语言风格、各类讲话特点,自然“融入”领导角色。
二、把握领导意图。了解领导意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懈的接触和观察。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当面征询领导对讲话稿的总体框架、目的要求、重点问题及工作部署等,通过“双向交流”,认真聆听领导教诲,平等讨论问题、交换观点,产生“共鸣”。另一方面,要侧面了解。抓住一切和领导接触的机会,对领导在不同场合、各个时期的讲话,如正式会议讲话、文件批示、调研讲话要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尤其是平时聊天中流露出来的零碎的工作思路、问题看法等,要善于平凑起来,连缀成篇,确保与领导“同频共振”。
三、拓展领导思路。要讲什么,领导可能会有初步的想法,但领导一般比较忙,没有时间给你列提纲,这就要求起草者要结合工作实际,敢于和善于“加工”,对领导提出的比较抽象、零碎的思路进一步深化、拓展,在准确无误地把领导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表达出来的同时,结合平时收集的领导观点,将主要观点加以提炼概括升华,把道理讲实,把问题讲透,把思路讲明,把方法讲新,做到想领导之所想、言领导之欲言。
一言以蔽之,写好领导讲话稿就是要不在其位,学谋其政,始终为领导“代言”。
作者:米了个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