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政策理论导读 > 从严治党与自我革命

在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中勇毅前行

2025-01-03| 来源:北辰遴选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不仅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同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以“六个如何始终”对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作出了系统阐释,充分体现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为新时代管党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

“六个如何始终”作为对大党独有难题核心内容的总结归纳,不仅指出了其形成原因和主要表现,更是明确了解决难题的基本方向和实践路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问题的综合呈现。这六个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从多个角度深刻体现了大党独有难题的整体性、关联性、耦合性,以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所需要的系统性、全面性、统一性,共同构成了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完整逻辑链条。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深刻把握其理论突破与实践举措,深刻认识政党治理的一般规律及其价值意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筑牢大党发展之基:以坚定理想信念确保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规定和外在表现的有机统一,以政党根基的形式直接关系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现实实现。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破解“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大党独有难题,以创新性的理论突破和强有力的现实举措引导全党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刻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继续践行并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此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到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到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对年轻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初心和使命问题反复强调,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就是要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推进全党对践行初心的笃定、对担当使命的自觉。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从思想、行为、制度各个层面推进全党坚定理想信念。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定期开展党内集中教育,2024年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是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党的宗旨,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等方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将初心使命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思想行动与初心相契合、与使命相符合,从而为新时代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思想基础。

凝聚大党磅礴之力:以推进团结统一确保党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党的政治优势与显著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与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并不断取得胜利、创造历史伟业,关键在于党的坚强有力和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么大的党、这么多党组织和党员,如果都各行其是、自作主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那是要散掉的。”随着党的规模不断壮大,党员人数多、党的组织分布广泛,这些都给管党治党带来了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增进党的团结统一,推进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汇聚起强大力量。

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就是要明确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指导思想。面对这一难题,中国共产党展现出卓越的理论智慧和核心思维。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开创性地提出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论断,2024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在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时再一次强调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性。由此,党不仅从领导核心的确立,也从理论成果的创新和指导,为全党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从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为党的团结统一提供了根本遵循。

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的现实要求。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从强化领导、组织建设、严明纪律等多方面推进党的团结统一。一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2020年印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2024年6月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引导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不断推进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打通组织体系中存在的“拦路虎”“中梗阻”等各类堵点,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确保党的决策部署能够迅速传达、有效落实。三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确保全党上下做到知行知止、令行禁止,从而为党的团结统一和事业发展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激发出最深层的力量。

强化大党执政之能:以加强能力建设确保党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仅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命的现实要求,在执政与领导的双重层面深刻影响着党长期执政地位的稳固。政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党长期执政,思维惯性、行为惰性客观存在,一些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容易相沿成习,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也带来干部良莠并存、参差不齐。”由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对怎样提高执政能力、怎样强化领导水平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就是要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和党的领导水平的认识。面对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的现实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从8个方面对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自身建设经验和执政规律的认识所形成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为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提供了科学遵循。

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就是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是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修订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等,从而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二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陆续发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文件,推动党内日常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2024年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在具体教育实践上提高领导干部的现代化建设能力。三是创新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强化互联网思维,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强调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从而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永葆大党奋进之态:以激发奋斗热情确保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

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作为一种实践性奋斗状态的精神呈现,影响着政党发展建设的全过程,更是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向前推进的全过程。历史告诉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取得事业发展,就是凭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干事创业现实紧迫性的清醒认识,以一系列理论总结与现实实践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振全党的士气和斗志,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本质上就是要求全党上下保持警醒,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我们党始终保持对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的警醒。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务必”告诫全党必须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2024年11月在湖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要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正是这些重要论述为全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党员干部队伍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大为提振。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就是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激发奋斗热情,更好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现实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以一系列现实举措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一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二是健全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党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2024年5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从而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积极氛围。三是强化选人用人的干事创业导向,2024年2月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明确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和“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注重选拔那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通过理论突破和实践举措的双重努力,全党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彰显大党自省之明:以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党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敢于直面问题、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得到淬炼的现实过程,也是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的显著特点与优势。伴随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为多元化,如何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一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么大一个党,处在执政地位、掌控执政资源,很容易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境地。”由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从难处着手、从难处发力,以鲜明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着力解决我们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在新时代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居安思危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党的百余年奋斗经验,在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中提出了“自我革命”的创新概念体系,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构建了内在关联、辩证统一的理论整体。从2015年“自我革命”概念提出,到党的十九大以后“自我革命”概念被引入推进社会发展的现实实践之中,再到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关于自我革命的系统阐释,自我革命概念的体系内涵始终伴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而不断发展,为推进政党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核心就在于扩大发现问题的视野、具备正视问题的态度、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以突出的问题导向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建立健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制度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从而在制度框架内通过会议、决议等方式及时发现并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二是健全权力监督体系。发布《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不断强化执纪监督,确保权力监督无死角、全覆盖。三是切实推进人民监督。2023年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加强党对群众信访工作的领导;2024年发布《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切实将人民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不断提高党的自我纠错能力。

营造大党清正之风:以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党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是政治系统内各要素综合形成的一种总体状态,是党风、政风和社风的综合反映,深刻影响着一个政党的生机活力。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有力保障,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为“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

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是要厘清政治生态与党的建设、事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强有力的理论自觉在实践中不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从提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到强调“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再到要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阐释了维护党内政治生态的重大意义,这是对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为全党上下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了根本遵循。

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是要在政党政治运行过程中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强有力的举措多管齐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党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不断推动政治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党员之间的交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团结—批评—团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坚持正风肃纪反腐。印发《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坚持开展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败斗争,2024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97.1万件,立案40.5万件,处分33.2万人。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三是发展党内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等相继印发施行,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弘扬正气、树立新风,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推动政治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

作者:何虎生;来源:《学习时报》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1403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8135人

【步步登高】福建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考题解析月刊+热点语录

228.00

销售 356件
浏览 2104人

【步步登高】河南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考题解析月刊+热点语录

228.00

销售 0件
浏览 1631人

【步步登高】贵州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考题解析月刊+热点语录

228.00

销售 0件
浏览 1110人

重庆省/市遴选笔试宝典+重庆时政热点

120.00

销售 859件
浏览 4379人

湖南省/市遴选笔试宝典+湖南时政热点

120.00

销售 948件
浏览 3526人

湖北省/市遴选笔试宝典+湖北时政热点

120.00

销售 927件
浏览 4335人

安徽省/市遴选笔试宝典+安徽时政热点

120.00

销售 947件
浏览 4058人

西藏省/市遴选笔试宝典+西藏时政热点

12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29人

【必备】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

150.00

销售 580000件
浏览 7613人

【必备】公文写作宝典

100.00

销售 0件
浏览 3658人

【必备】案例分析宝典

100.00

销售 0件
浏览 4043人

【必备】北辰遴选学员优秀习作集

80.00

销售 894件
浏览 4774人

【必备】公务员遴选面试宝典

150.00

销售 441件
浏览 5470人

【电子】2025年1月笔试考题月刊

30.00

销售 58件
浏览 287人

【电子】2024年12月笔试考题月刊

30.00

销售 45件
浏览 374人

【电子】2024年(11-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0.00

销售 42件
浏览 356人

【电子】2024年(10-12月)面试考题解析季刊

30.00

销售 123件
浏览 361人

【电子】2024年11月笔试考题月刊

30.00

销售 56件
浏览 572人

【北辰遴选推荐】半月谈&天安门联名纪念杯

128.00

销售 12件
浏览 707人

【北辰遴选推荐】半月谈&天安门联名上岸杯

128.00

销售 20件
浏览 701人

【北辰遴选推荐】半月谈少先队员红领巾

99.00

销售 0件
浏览 653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