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基层治理任务重、责任大,要使年轻干部尤其是基层年轻干部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为其清除障碍,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当前,基层年轻干部面临的主要障碍是难以有效遏制工作压力异化。那么,什么是工作压力的异化?如何破解基层年轻干部面临的工作压力异化的困局?
一
什么是工作压力异化?
→所谓异化的工作压力或工作压力的异化,是指那些大大超出基层岗位职责要求,使基层青年干部在一段时期内超负荷工作的压力。正常的工作压力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即“压力变动力”,但超出一定限度后,异化了的工作压力不仅起不到这种作用,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危害极大。这不仅挫伤了基层青年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还诱发普遍的不满、反感、疾患以及各种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乃至违规违法行为。
→工作压力异化是相对于工作岗位职责要求而言的,这意味着岗位职责要求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但问题在于,一方面,当把管理分为平时常态管理和应急处突战时管理后,仅就常态管理而言,基层仍是人数少、任务多,“一人多职、一人多能”现象普遍存在,基层青年干部压力很大。另一方面,抛开干部分类管理、职位管理等不谈,就多数基层青年干部能力来说,如果一段时间内难以应对工作压力,那么这样的工作压力就可能属于工作压力异化。在笔者相隔十年的两次调研中,乡镇干部编制仍是“只减不加”,但事务“只增不减”,有的乡镇事务多达150多项,编制清单后仍有近120余项;有副镇长形容自己六份责任(兼职)、疲于奔命、“一团乱麻”,这样的工作压力极易异化。
→工作压力异化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原因是复杂多维的。调研中,基层同志几乎都谈到待遇低、晋升难、任务多、琐碎纠纷多、权小责大是主因。深入分析可见,这既源于体制如“压力型体制”,也来自治理方式如“目标治理”,还与基层的编制人手有限、权责不匹配、干部职业发展困境及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密切相关。
→近几年来,党中央对基层负担过重问题高度重视并出台了若干党内法规,各地也制定了有关文件,积极探索治理方案。浙江的“枫桥经验”、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先进改革闻名全国,工作压力异化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该成效与预期相差较大,基层青年干部工作压力异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明显遏制。加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应急处突管理,许多地方变化不大。这源于未能将工作压力异化治理视为基层治理的整体性问题。因此,必须将基层青年干部工作压力异化治理作为基层治理整体的一部分,并作为其中的关键性一环,进行系统的制度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