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社恐”“摆烂达人”“小猪佩奇社会人”“985废物”……在当前的网络语境下,“矛盾式表达”的网络流行语成为部分青年矛盾心态的真实反映。这种矛盾修辞的使用契合呼应了部分青年通过二次解构、标签自嘲、戏谑对抗的方式,对现实生活进行解构的心理活动或生存状态。那么,当下的“矛盾青年”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成因究竟何在?一起来看《人民论坛》独家文章。
矛盾修辞通常指把完全矛盾对立的概念或形象组合在一起的修辞手段,新的组合词句看似有悖常理,不合传统逻辑,但却是对社会矛盾的现实反映。这种修辞法源自十七世纪中期的古希腊,意为“pointedly foolish(明显的荒谬)”。《新牛津英语词典》对于矛盾修辞的解释为:“两个意义完全相反的词组合并在一起的修饰格。”值得注意的是,当两组语义矛盾的词语结合之后,会产生特殊的隐含意义和语言张力,特别是在当前的互联网表达中,部分青年常使用此种网络修辞形式,如“小镇做题家”等,表达反映出对自身身份与现实生活矛盾的对抗与解构,也展现了青年试图通过个性表达消解焦虑、获得认同的心灵疗愈调节探索,我们在此将使用矛盾修辞的青年称之为“矛盾青年”。
01
“矛盾青年”有哪些表现形式?
对抗式话语二次解构:解构痛点,更解构自我。当下青年群体在进行“矛盾式表达”时,常会选择具有隐性内涵的词句拼贴,以对抗式话语的姿态,在“矛盾式表达”中摆脱原本的人生轨迹,以解构目前自身身份与现实世界存在的冲突与痛点,达到自我治愈与自我和解的目的。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