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今年1至4月,我国新设市场主体在较大基数的基础上仍然实现正增长,共新设898.7万户,同比增长0.7%。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截至4月底,我国实有市场主体1.58亿户,仍保持10.5%的较高增速,为保住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强有力的微观基础。
意义分析
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载体。“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充分激发亿万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对于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党和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持续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在宏观政策发力和市场主体自身努力的共同作用下,一季度我国市场主体展现出坚强韧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对策措施
政策加密“添底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派出前方工作组靠前指挥,“一企一策”为重点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流程;成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工作组,快速推动企业诉求办理解决;长三角三省一市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保供“白名单”,推动跨省市名单共享和双向互认;山东“一企一策”建立清单和问题台账;福建泉州通过组建涉企微信群等方式,为工业企业开辟快速服务通道;昆明市场监管系统各单位推出“一把手走流程”,各部门“一把手”化身“政务服务体验员”,以体验促改革提效能;湖北当好“金牌店小二”,在土地保障、用工用能、行政审批等方面加强协调……全国各地助力企业保供稳产的政策加密,以点带链,全力帮助企业把耽误的进度夺回来。
减税降费“卸包袱”。近年来,“减税降费”成为我国财税政策的关键词。随着税务改革向纵深推进,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加速落地,在激发市场主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因此受益。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到位早一点,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就多一分。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社保缴费延缓、房屋租金减免、平台佣金减免……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如期而至。既有阶段性措施,也有制度性安排;既有普惠性政策,也有特定领域帮扶举措;减税、降费、缓税等多种方式组合,中央和地方协同,形成合力,提升效能,进一步激发亿万市场主体活力。
营商环境“激活力”。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市场主体的活力,是在良好营商环境中持续迸发出来的。以改革做乘法,带来的将是活力、动力的几何级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公平监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持续优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建设市场设施联通的“硬环境”,到统一市场运行的制度规则“软环境”,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重点任务,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正在不断推进,诸多政策举措积极发力,必将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