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促进经济发展向来是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今年以来,面临复杂严峻形势,稳经济成为全国各地的重点任务。对该热点,建议熟练掌握中央、省、市关于经济发展的会议精神,对黄石国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产业布局等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在于应对疫情、贸易冲突等不利因素所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背景链接
5月6日下午,市委书记、市委财经委员会主任郄英才主持召开市委财经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努力实现上半年“双过半”、确保全年“再续精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深度解读
★中央会议精神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绩来之不易。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
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要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会议强调,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会议指出,要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湖北省经济专题会议精神
5月17日下午,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近期重点工作。他强调,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按照省委工作安排,咬定目标不放松,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王忠林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拼搏奋进,利用我省疫情防控形势稳定的有利时机,推动经济稳健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向好,各市州竞相向前,充分说明我省经济韧性强、基础稳,更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当前,经济发展挑战与希望同在,要辩证分析形势,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状态迎难而上、排难而进,不断积累胜势、塑造优势,切实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湖北贡献。
王忠林强调,要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简化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落实流程,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要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抢抓政策靠前发力窗口期,推动交通、水利、能源、城建、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在建项目调度,形成更多实物量。要加大消费提振力度,抓紧出台促消费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激活农村市场,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大稳定工业增长力度,紧盯重点行业、企业,加强协调服务,帮助解决零部件、原材料等问题,支持传统支柱产业稳定增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围绕重点产业链加强招商引资,更大力度吸引境内外投资,持续扩大进出口。要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加强资金、土地、用工、用能等要素服务,确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扎实做好稳物价、稳就业等工作,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关心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要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安全稳定工作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黄石实践
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扣“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区”总体目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起步就奔跑”、“开局就冲刺”,奋进全省第一方阵,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目标。具体呈现以下6个特点:
1.主要经济指标开局漂亮。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居全省第2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6%,居全省第4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居全省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居全省13个地级市州第5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01.1亿元,居全省第2位。
2.产业发展质效提升。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7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7家,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24个。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41家、同比增长3.85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7%,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37.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业增长65.9%,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速4个百分点。
3.项目建设提速发力。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9个、总投资11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倍、3.2倍。其中,签约诺德锂电、国能富水抽水蓄能及综合能源服务、绿色特钢精品板材、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城融合等10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50亿元以上的7个、10亿元以上的26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全市集中开工志博信、融通高科三期、光大静脉产业园二期等重点项目261个、居全省第2位,总投资1068.7亿元、居全省第5位。华新亿吨机制砂、闻泰科技、新冶钢锻造二期等36个项目纳入省重点,总投资1010亿元,项目数量比去年增长28.6%。
4.要素保障支撑有力。一季度,全市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63.4亿元、比年初增长9.2%,增速居全省第1位。获批中央、省预算内资金2.28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9.62亿元,“东楚融通”线上融资达31.5亿元。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75场,帮助企业招工1.6万人。解决了湖北优科、新兴管业等重大项目用能需求。争取落实用地指标3000余亩。
5.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黄金十条”,预计全年可帮助市场主体减负10亿元以上,已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4.5亿元,拨付“无申请兑现”资金3576万元。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居全省第1位。全面推行一把手周末跑工地,深入开展“双千”活动,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150多个。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41万户、增长8.8倍,增速居全省第1位,全市市场主体规模突破30万户、达到32.4万户。
6.就业民生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7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居全省第3位。发放低保、特困、抚恤补助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58亿元,兜牢兜住了民生底线。“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实施,大部分项目超时序完成建设目标计划。
领导要求:
1.要准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凝心聚力办好黄石自己的事,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力以赴奋进全省第一方阵。
2.要全力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指标,加强科学分析研判,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千方百计抓好“三争”工作,确保更多政策、资金、项目向黄石倾斜;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用心用情开展“双千”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渡过难关。要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提升招商质量优化产业结构,真正做到“亩产论英雄”;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央地共建合作,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3.要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对接用好区域协同发展创新平台、开放平台,提升发展质效。
4.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狠抓农业产业化深加工,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5.要统筹抓好民生保障、发展和安全,办好民生实事,强化民生保障,兜牢民生底线;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守好入黄通道卡口,消除疫情风险隐患。
6.坚守平安稳定底线,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抓好金融、房地产、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领域风险防控,全面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牢牢稳住安全发展的基本盘。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