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4年10月21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大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标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健康四川,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二、深度解读
★四川省卫生健康大会精神解读
(一)基本情况
2024年10月21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大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
(二)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卫生健康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高度重视,对四川人民健康始终牵挂在心,给予四川卫生健康工作有力指导。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用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统揽四川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确保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三)形势分析
人民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卫生健康事业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发展大局。近年来,我省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取得明显成效,进入了从基本保障迈向质量更优的发展新阶段。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对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新期盼,做好我省卫生健康工作必须紧紧扭住健康四川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来推进,始终放在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来谋划。要牢固树立和践行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推动全省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事业发展更趋协调,健康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健康产业发展壮大,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健康四川。
(四)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做到健康发展优先规划,健康政策优先保障,健康投入优先安排,健康问题优先解决。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更加注重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加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坚决破除卫生健康领域体制机制障碍。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工作统筹、政策统筹、力量统筹,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要素支持参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推动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
(五)重点任务
要聚焦重点难点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要坚决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点疾病防控,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质量完成国家“规定动作”,积极探索体现四川特色的“自选动作”,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要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和原产地保护,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整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相融互促,持续擦亮川药“金字招牌”。
要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聚焦核医疗、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建圈强链、做大成势,有力促进科卫协同、医教协同、医工融合,积极鼓励引导“健康+”深化拓展,加快打造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
要加快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升生育养育服务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人口空间布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相关要求
要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汇聚健康四川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放在全局重要位置,完善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多方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卫生健康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不断开创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局面。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宣传医务工作者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的先进事迹,让尊医重卫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四川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要意义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深厚底蕴、独特优势和广阔空间。四川是传统中医药大省和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四川”战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工作,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我们有基础、有优势、有责任。
★四川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点部署
2024年10月24日,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暨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强调:
要突出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聚焦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医保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改进人才培养等集中攻坚,根据人口结构和需求优化资源规划布局,加强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搭建科创联盟,培养传承“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情怀和医德,用现代化理念、办法、技术和机制推动中医药改革创新,切实建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要突出优势发挥,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特殊作用,促进城乡服务一体化,加强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中西医结合服务模式,推动中医类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努力建设优质高效、均衡可及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要强化产业生态思维,加快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链主企业,着力提升中药材质量,推进中药工业提质增效,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促进中医药、文旅、食品、康养、体育等融合发展,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要突出文化弘扬,不断提升中医药传播力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挖掘和提炼川派中医药文化精髓,加强传承保护、宣传普及和国际交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促进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
★加快建设健康四川的重点任务
1.优化卫生健康服务供给
(1)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争取更多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四川,科学布局省区域医疗中心,建强县级“龙头”医院,持续提升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辐射带动能力。支持中央在川医疗机构发展,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探索建设核医疗专业特色医院,加强核医学学科建设。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构建门类齐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专科医疗服务体系。争创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健全覆盖主要专业的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
(2)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人员和服务下沉为核心,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行编制、岗位、人员、经费、管理、财务、药物、信息统一管理,鼓励探索建立总药师制度。持续推进基层服务能力达标、基层基础设施补短、基层关键设备升级,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加快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探索在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内建设处方审核中心、药品配供中心。开展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潮汐式”医疗援助、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和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持续实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合理布局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一批省级公共卫生重点学科。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争创三级甲等疾控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争创二级甲等疾控机构。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分级分类组建传染病应急处置队伍,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物资保障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实施重点地区艾滋病、结核病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巩固包虫病防治成效及血吸虫病、疟疾消除成果。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健康管家”社区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强化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和分类管理。抓好职业病防治,加强特殊群体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健全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防范重大传染病跨境传播。建立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
2.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4)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公立医院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医务人员、关键岗位、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倾斜。深化薪酬制度改革,鼓励对县域医共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实行年薪制。推广多学科诊疗服务,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医院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加护士配备,逐步提高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根据服务人口变化、业务发展需要及专业技术骨干配置需求,动态调整卫生人员编制。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规范开展医院等级评审。
(5)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规范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发挥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的补充保障作用。建立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和基金收支平衡相适应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健全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优化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引导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合理选择门诊治疗。做好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完善协商谈判、结余留用、特例单议和基金监管等配套机制。对实现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医保结算、考核监管等统一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可实行“一个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医保支付管理。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等违法犯罪行为。
(6)深化医药领域改革创新。优化药品药械审评审批流程,促进药品研发创新和新药应用,鼓励发展药品流通新业态,提升全省医药健康产业配套水平。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政策落地。鼓励以市(州)、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单位或采取医院联合等方式,对非集中带量采购的药品、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试剂开展集体议价采购,并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衔接。发挥药品价格治理效能,推进挂网药品价格专项治理,探索药品价格形成新机制。
3.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7)加强生育养育服务。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加强生殖健康服务。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生育补贴制度,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落实个人所得税抵扣相关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生育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医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托幼一体化、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
(8)改进老年健康服务。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加强省、市老年医院和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开展医养服务,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聚焦失能老年人,优化和拓展“健康敲门行动”。深入推进家庭病床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健康、养老数据共享,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
(9)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倡导“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推进健康村(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推进健康四川专项行动,推进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建设。推动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校医或保健人员,加强近视、肥胖等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和综合干预。深入推进“体医融合”,探索通过医疗机构开具“运动处方”、健身机构实施“运动处方”,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服务。
4.推动卫生健康创新发展
(10)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化科技创新要素配置,健全“科卫协同”“医教协同”“医工融合”等工作机制,加快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老年疾病、口腔疾病等国家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探索研究型医院建设。聚焦核医疗、前沿医学、数字医疗、现代中药、美容与口腔医学等优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推进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推动创新药、医疗器械、疫苗等领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干(体)细胞等临床研究。
(11)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提升省级中医医院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强化市级中医医院医教研综合能力和区域辐射作用,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提档升级,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科室),建立层级分明、专业齐全、优势互补、中西协作的中医重点专科集群。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促进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四川中医药“走出去”。
(12)创新医疗服务和管理模式。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医用人工智能和智慧医疗健康装备,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提升疾病诊疗、药物研发、慢病防治、传染病防控能力。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完善省互联网总医院和市(州)分院功能,推进5G远程专网、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网全覆盖,打造“一云、一网、一平台、一体系、一大脑”数智工程。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电子健康档案规范查询、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等工作,加快智慧医院建设。
5.推动卫生健康区域协同和产业发展
(13)推进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加强川渝两地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国家医学中心、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推动川渝医疗机构跨区域专科联盟建设,扩大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范围,扩大两地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及范围。完善区域卫生应急联动机制,推进医疗应急救援跨界服务和卫生监督执法协作。持续深化卫生健康“川渝通办”事项。
(14)协同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实施医药健康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加快培育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聚焦核医疗、中医药等特色产业,以临床应用为牵引,推进核药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加快核医疗设备研制和市场推广;擦亮川产道地药材品牌,打造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健康保健拳头产品。依托医疗服务优势,引育医疗器械、医疗美容企业,提高生产保障能力。立足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大抗体和重组蛋白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高端化学药物等创新研发力度,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增长点。扩大体育健身消费,丰富可穿戴设备、智能健身器材及适老化产品供给,鼓励社会资本开展康体、体质测定等服务。
三、实战应用
问题1:
为进一步补齐全省重症医学专科医疗服务短板,推动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卫健委等多部门拟联合制定《四川省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假设你是相关工作人员,请你草拟该方案最后一个部分“组织实施”。要求:逻辑清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500字左右,20分。
【参考作答】
X、组织实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和改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加强重症医学专科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健康四川建设和深化医改总体部署,统筹整合资源,强化部门协作,压实工作责任,完善配套政策,大力推动我省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制定实施方案,加强部门协同。各市(州)要在年底前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方案。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合理规划布局区域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加强重症医学医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升重症医学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三)完善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指导。省卫生健康委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重点工作跟踪和定期指导,及时总结经验,通报工作进展。各市(州)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细化工作措施,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列出问题清单,明确完成时限,强化效果评价和考核管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取得实效。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和改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工作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和解读。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培训,加强重症医学相关健康宣教,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为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问题2:
结合给定资料,请你就资阳市安岳县在探索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写一篇工作简报。要求:逻辑清晰、内容充实、语言流畅。700字左右,25分。
【参考作答】
资阳市安岳县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信息化是医共体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资阳市安岳县结合县情,提出了“低步入轨、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逐步完善”工作思路和“以资源换资本”工作理念,坚持“三强化三着力”工作路径,深入探索开展“银医结合”的建设模式,既不增加医疗机构负担,又能有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实现信息化建设改新换代。
一、强化组织领导,着力高位推动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调度,县卫生健康局具体负责,率队外出学习、实地考察,并结合安岳实际,与多家银行洽谈,通过三方机构比选,最终确定一家银行作为合作单位,探索建立“银医合作”模式,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将全县63个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职工工资和单位银行账户统一开设在合作银行,由合作银行出资,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医共体信息化平台搭建、运行维护、接口改造与升级等工作。
二、强化平台建设,着力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