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疆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新疆遴选·76期】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绿色底色

【新疆遴选·76期】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绿色底色

2024-09-25| 来源:北辰遴选

热点导读

三北工程: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东西长约4480km,南北宽560~1460km,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共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9个县(旗、市、区),农村人口4400万,总面积39亿亩,撑起了祖国的“半壁江山”。“三北”防护林工程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三北精神:在长期与恶劣自然条件的抗争中,三北地区形成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

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三大标志性战役: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战略通道,区域风大沙多,植被稀疏,是北方主要沙尘源区。要下大力气力全面抓好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六盘山等区域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加强绿洲外围和沙漠边缘防风固沙林草带建设,确保沙源稳固不扩散。

柯柯牙绿化工程:从1986年起,阿克苏市就在城区北郊和东郊的万古荒垣上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柯柯牙荒漠绿化防护林工程,到2007年的22年间全城区的各族军民进行了70.7万人次参与的三期造林工程大会战,累计植树造林7.5万亩,栽植各类树木857.2万株,在昔日的荒滩戈壁上建成了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绿色长城",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

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1月10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召开退耕还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2010年起,国家对重点公益林的权属进行了重新划分,国家重点公益林被分成了国有国家级公益林和集体和个人所有国家级公益林。此后中央财政依据国家级公益林权属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对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对属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从原来的每年每亩5元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也不断提高,到2017年底,国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0元,属集体和个人所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每年每亩15元。

造林补贴项目:为加快我国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植树造林积极性,2010年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在20个省区启动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工作,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项目: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从2013年起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工作,拨付专项补助资金3亿元,用于在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个省(区)展开试点工作。

一、背景链接

2024年6月24日,自治区“三北”工程攻坚战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现场推进(培训)会在且末县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打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再作动员、部署、培训,推动全区上下把各项任务扛起来、抓到位、落实好,切实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绿色底色。

二、深度解读

(一)理论原点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在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生态奇迹。

(1)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倾注巨大心血,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从秦岭深处到祁连山脉,从洱海之畔到三江之源,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讲到哪里,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风尚。

(2)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各地区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并平稳运行。截至2020年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4%,超额完成下降40%—45%的目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所有场馆100%由清洁能源供电,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展示了我国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坚实步伐。

(3)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最坚定的决心和最有力的举措,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顺利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发达国家将我国作为“垃圾场”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生态环境安全防线持续巩固,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全国运行核设施始终保持良好安全记录,放射源辐射事故发生率保持历史最低水平。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建成首批国家公园。长江干流历史性实现全Ⅱ类水体,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云南亚洲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这些都体现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成效。

(4)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国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等30多部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持续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等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5)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我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篇章。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开展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通过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2021年,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成为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认同。

2.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都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1)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我国作为14亿多人口的大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是行不通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尚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4)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在推动绿色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这既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又为发展中国家改变传统发展路径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必须充分发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3.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1)更加自觉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大力深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

(2)更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更加坚定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外来物种管控,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紧盯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高风险领域,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最大限度降低各类突发事件的环境影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

(4)更加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当前,国际可持续发展挑战日趋复杂,环境问题政治化趋势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治理中的合作、竞争和挑战并存。要积极对外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广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主动承担与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国际义务,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南南合作以及周边国家合作,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5)更加努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的基础支撑。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适用规则,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严惩重罚。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引导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4.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精神

2023年6月,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抑制,防沙治沙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绿色惠民成效显著,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特别是“三北”等工程建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极富远见的,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而且荒漠化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高度耦合。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害,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构成挑战。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这两年,受气候变化异常影响,我国北方沙尘天气次数有所增加。现实表明,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谋划,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要优化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留足必要的生态空间,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草原、森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要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科学部署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要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全面抓好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六盘山等区域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加强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确保沙源不扩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林草。要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草带等。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习近平总书记最后强调,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协调配合,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要健全“三北”工程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撑体系,建立稳定持续的投入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

2024年6月18日,生态环境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呼和浩特共同主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为主题,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内蒙古的生动实践,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第一个就是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落实“三北”工程攻坚战重点任务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总抓手,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精心守护黄河母亲河,全力保护大草原大森林,靶向治理“一湖两海”,积极培育绿色经济增长极,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紧扣把全要素全方位治理格局、生态经济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制度机制立起来的工作目标,统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努力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希望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广大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内蒙古一道守护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祖国北疆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内蒙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保生态、抓节约、治污染、推转型、促改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希望内蒙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立足自身定位和资源环境禀赋,统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攻坚和系统治理,积极落实“双碳”战略、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综合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手段开展生态保护治理,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内蒙古篇章。生态环境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内蒙古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6.生态环境部召开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座谈会

2024年6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座谈会。会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美丽中国建设及成效考核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生态环境部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是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的重大举措,事关美丽中国建设阶段性目标能否如期实现、高质量完成,事关能否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更高要求。要切实把这项工作谋划好、实施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

会议指出,考核的目的是客观准确反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要以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和监测评价为支撑,构建美丽中国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其中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是基础和关键。要紧扣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全面覆盖美丽中国建设“六项重大任务”和“一个重大要求”的战略部署。要统筹各方面重点任务,突出全领域、全方位、全地域、全社会推进,构建多部门协同治理、协调推进的大环保格局。要把握好系统性与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完整性与简明适用和可监测可操作、长期稳定性与阶段灵活性、完成目标与推动创新、定量与定性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发挥好考核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提升考核工作精准性。要从考核时间、组织方式、考核内容上做好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过渡衔接,用好目前行之有效的考核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充分吸收借鉴好的经验做法,重点关注地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绩实效。

会议强调,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是一项政治性、科学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继续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指标,深化调研论证,建立导向鲜明、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确保考核结果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相一致。要加强对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调查研究,开展专题论证和多方案比选,确保指标体系设置契合实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加强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运用好各领域监测评价数据,在指标可行性、考核组织和结果应用等方面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二)新疆实践

1.历史沿革

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制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三十二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1974年原自治区综合利用办公室由自治区建筑工程局移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代管,并于同年成立自治区环境保护办公室。1976年自治区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同年自治区环境监测站、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办公室相继成立。这一时期工作的重点在乌鲁木齐地区,主要抓了新建项目的三同时和市区内的消烟除尘工作。

1979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局成立(一级局建制),新疆环境科学学会成立,1980年由原自治区科委、自治区建委共同领导的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移交自治区环保局。自治区人民政府自1980年起到1985年前先后批准建立了16个自然保护区。1983年9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的具体规定》,1985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首次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自治区工业污染的现状,建立了档案,为自治区的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1985年3月,自治区环保局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分离,重新成立自治区环境保护局(二级局建制),1990年6月,自治区环保局改变隶属关系,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直接领导,这一时期,国家法律法规、制度逐于完善,根据国家的要求,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从1995年开始,围绕“一控双达标”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勘探开发环境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规定》、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印发了关于对《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年自治区环保局提出实施“13211”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即:一个城市、三大油田、两个湖泊、一个自然保护区,一个河流。1997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211”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拟定在今后5~15年内解决自治区一些重大环境问题。同年3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自治区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计划用五年时间解决乌鲁木齐市冬季烟尘污染问题。

2000年8月,自治区环保局召开全疆环保局长工作会议,印发了近期攻坚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排污单位按照宜治则治、宜关则关、宜停则停、宜转则转、一厂一策的原则,采用不同形式促进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并呈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全疆108个未达标工业企业的超标排污车间(工段)下达停产治理的决定。同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一控双达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全疆一控双达标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一控双达标任务按期完成,实现我区九五环保目标的要求。

2000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自治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具体要求。同年,由自治区计划委员会牵头编制的《西部大开发——新疆开发规划》明确提出了10年内重点实施的六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2002年3月,自治区召开了全疆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表彰了2001年全区实施目标责任书成绩突出的地区,并与各地、州、市政府(行署)签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

2009年4月,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升格为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2018年12月,成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跨区域成立6个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正处级),作为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派出机构,承担所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和督察工作。2020年4月,各地(州、市)生态环境局实行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为主的双重管理,仍由地(州、市)协助管理。2020年12月,组建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

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单纯抓工业污染防治到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从末端治理污染到全过程控制,从单纯抓环保工作到积极参与综合决策。已经建成了三级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科研、宣教、服务网络,形成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辐射环境监管、危险废物及核安全监控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全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了遏制,环境质量没有随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严重恶化,局部地区环境质量还有所改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新疆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和地域特点制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系统易遭破坏并难以恢复,环境保护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全疆环保工作者和自治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就能够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为自治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2.自治区环境保护概况

(1)自治区自然保护地概况

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01个,总面积24.06万平方千米(不含交叉重叠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14.5%。

其中,自然保护区共计28个,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3个,总面积分别为12.35万平方千米和7.67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区陆域国土面积7.4%和4.6%。风景名胜区24个,森林公园57个,地质公园13个,湿地公园51个,沙漠公园27个,自然遗产地1个。

(2)自治区生物多样性概况

①生态系统多样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南北跨越15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总面积166.4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远离海洋,形成了干旱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境内地貌复杂,气候多变。既有绵延千里的高大山脉,也有一望无际的盆地平原。既有浩瀚的沙漠、戈壁,又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及沼泽。既有茂密的天然原始森林与高山灌丛,又有辽阔的干旱草原及高山草甸,还有终年不化的冰川雪山。

新疆的气候类型多样,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南、北疆分别为暖温带、温带大陆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干旱少雨,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年平均降水量8.1毫米,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天池,年平均降水量571.7毫米,降水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截至2022年底,全区林业用地1371.26万公顷,新疆森林面积831.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05%,森林蓄积量4.45亿立方米。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909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6524人

【新品预售】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41人

2024年8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2件
浏览 1091人

【新品现货】2024年7-8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1件
浏览 93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909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6524人

【新品预售】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41人

2024年8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2件
浏览 1091人

【新品现货】2024年7-8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1件
浏览 93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909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6524人

【新品预售】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41人

2024年8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2件
浏览 1091人

【新品现货】2024年7-8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1件
浏览 93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909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6524人

【新品预售】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41人

2024年8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2件
浏览 1091人

【新品现货】2024年7-8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1件
浏览 93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909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6524人

【新品预售】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41人

2024年8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2件
浏览 1091人

【新品现货】2024年7-8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1件
浏览 93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