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4月2日,丽水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深刻领悟“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重要意义,压实主体责任,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树立起重“三农”、抓“三农”、兴“三农”的鲜明导向,奋力推进新时代丽水“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深度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一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
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五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
六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七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总体要求
“两条底线”:就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强调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三项重点”:就是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方面,重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乡村建设方面,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实施机制。乡村治理方面,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一个加强”: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
一是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种源安全、耕地保护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建立农作物、畜禽和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严格保护8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粮食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保障粮食、生猪、油料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发优势产品。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全面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整合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平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和渔港经济,打造一批乡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开展农村产业深度融合试点,探索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多业态复合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现代乡村经营体系。实施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深化“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推进县域“一业一联”,构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工协作、紧密联系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依法依规稳妥推进村庄撤并。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厕所和污水“三大革命”,高标准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打造一批国际知名景区型村庄。提档升级农村基础设施。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规模化供水,巩固提升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探索推动城市天然气配气管网向乡镇和城郊村、中心村延伸,基本建成现代化农村配电网。
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稳妥开展土地(山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林产业化经营试点。制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加快推进绍兴等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收益、抵押、担保等权能的实现。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互联互通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政策,加快发展合作社股份收益权、林地收益权、规模养殖场存栏活畜禽等抵质押贷款,鼓励开发“农特产品贷”以及创客贷、电商贷、民宿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质,深化渔业互助保险,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拓宽涉农保险保单质押范围和融资功能。
★浙江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一是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一体、部门协同的城乡规划建设和风貌管控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深化“千万工程”,强化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联动推进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建设,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新建成50个城市风貌样板区、30个县域风貌样板区、40个未来社区、200个未来乡村。
二是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实施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编制实施耕地恢复补充方案,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田长制”,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510万亩。
四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加大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推进力度,省财政支持资金增长86%,振兴现代种业,加快补齐农机短板,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丽水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
一是以大搬快聚加快推进花园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突出气象灾害易发和地质灾害潜在隐患的区域,生态保护和水源敏感脆弱的区域,村庄规划布局需要调整的区域,以及高山远山和人口数量偏少、农房布局分散、公共资源共享率偏低、产业发展困难的重点区域,按照“入城(县城)、入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入镇(中心镇、特色小镇)”和“城市化标准、公寓式小区”的总体要求,稳妥有序推进农民搬迁安置15万人。推广“解危除险”“小县大城”“众创空间”“幸福社区”等县域搬迁实践模式,实现山区农民“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全域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组织实施乡村十大激活行动,推动乡村空间重塑、业态重构、文化重兴,推进乡村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打造富有实力、充满活力、蕴含魅力的花园乡村。合理确定村庄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推进片区化发展,撤并自然村、撤除空心村,做大做强中心村。全方位推动重要城乡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推进“拯救老屋”行动和“古村复兴”“畲寨复兴”计划,打造国家传统村落公园。深入实施“千村精品、万村景区”工程。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打造数字赋能的未来乡村。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息惠民服务,创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数字乡村·智慧三农”云平台,大力发展以智慧农业、农村电商为核心的乡村数字经济。聚焦乡村规划、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领域,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数字治理服务体系。建立高效便捷的农村线上政民沟通反馈渠道。
二是高质量振兴现代乡村产业。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围绕优质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发展以科技赋能为核心支撑的现代高端农业、传统农耕与现代技术有机衔接的生态精品农业,塑造具有鲜明丽水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推动整合市域农业科研资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大力提升农业科研创新水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建设具有浙西南特色的现代育种基地。全面提升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科技特派员“扎根”行动。打造碧湖田园新城等高能级农业科创平台,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培育10个以上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一批具有较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水平,保障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安全。聚焦九大主导产业,推动现代农业生态化生产、基地化布局、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电商化营销,打造全国领先的品质农业示范区。谋划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加快建设一批骨干市场,培育提升一批专业市场,推动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升级。推动农业与旅游、体验、科教、体育等深度融合,积级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盟。构建现代乡村经营体系。实施千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实现农业主体总量、体量、质量显著提升。实施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全面梳理村级资产,制定山资源、地资源、水资源和固定资产“四张清单”,深化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高效完善的“两进两回”机制。实施科技进乡村行动,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实施资金进乡村行动,推动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实施乡贤回农村行动,推进青年回农村行动和乡村振兴新青年发展计划。建设农民创业实训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农村创业指导中心等创业平台,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创业服务环境。大力支持景宁深化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民族乡村加快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衔接,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建立“土地银行”。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完善财政金融支农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健全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创建全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完善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政策,推出一批以“三贷一卡”为代表的生态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开发农特产品贷以及创客贷、电商贷、民宿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质,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拓宽涉农保险保单质押范围和融资功能。
★丽水市第五次党代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