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遴选网 > 省市遴选 > 热点精讲 > 【安徽·第16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安徽·第16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2021-08-03| 来源:北辰遴选·方舟老师

一、热点链接

2021年7月30日,李锦斌在省委常委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统筹贯彻“一大目标”、“五个扎实”和“两个坚持”、“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科学把准安徽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


二、命题预测

1.请你结合给定材料,概括安徽省如何解决城市基层治理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200字),并提出针对性建议(300字)。

2.谈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对你的启示(300字)。

3.请你对安徽省在深化医疗体系改革方面的做法进行点评(300字)。

4.2020年,安徽省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线下线上同步发力,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5191次,直接参与民众达376万人次,其中安徽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参与人数达12万人。全省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8449人,新成立各类体育社会组织209个,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断增长,城市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有效提升。请结合给定材料,写出安徽省全民健身工作下一步工作重点(400字)。

5.夕阳向晚,华灯初上,藏在夜晚里的精彩拉开序幕。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行人如织、芜湖市马仁奇峰风景区玻璃栈道灯光变幻、滁州市瑶海国际夜市烟火缭绕……2020年以来,安徽省各地大力发展“夜经济”,对冲疫情影响,释放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大力发展夜经济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作用(400字)。

6.安徽省拟举办“就业与稳定”专题讲座,邀请清华大学刘教授前来授课。你是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请你起草一份邀请函。(400字)。

7.结合给定材料中各市教育“双减”工作落实推进情况,请你撰写一份工作简报,供领导参阅(500字)。

8.2021年8月18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安徽省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方案》。依据整治方案,全省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显著减少,涉房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请结合材料,谈谈保证“房住不炒”,规范房地产市场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600字)。

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请围绕“加速安徽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写一篇策论文(1000字)。


三、理论原点

★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展教育

1.具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重大意义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上,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加深对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

(1)全面小康目标的完成,发展教育是重要支撑点,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特色教育事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个重要方面要看教育的体系结构、教师素质、质量水平、制度建设能否得到新的提升,更好适应亿万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周期长,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方面要求,必须提前准备。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在国家层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适度超前部署教育现代化,用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正在形成长效机制。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在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特别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对优先发展教育、促使教育全面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局提出了根本要求,必将成为党和国家宏观决策的重要遵循。

3.重点任务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

(3)把握好素质教育时代特征,重点抓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科学锻炼良好习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实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

4.对策措施

(1)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完善办学标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规范校外培训。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2)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标准,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

(3)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增强高校学科设置针对性,推进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

(4)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健全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推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统筹教师编制配置和跨区调整,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适当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

(5)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革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序引导社会参与学校治理。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

5.“双减”工作

1)实施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出台背景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做作业,是个学生就跑不了。但问题是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存在“三点半”放学现象,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没想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而且校外增加的负担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

(3)发展情况

2021年4月2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将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

2021年7月24日,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提出,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释放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信号。

2021年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

2021年8月1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各省自2021年8月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报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汇总分析后形成专项督导半月通报。通报重点是各地作业时间达标学校情况、课后服务时间达标学校情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情况、违规培训广告查处情况和群众举报问题线索核查情况等。  《通知》强调,为加大工作督促力度,推动问题及时整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建立“双减”曝光台,对该落实、能落实而不落实的工作,或经多次通报仍整改不到位的典型问题,直接在媒体上曝光,并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启动相关问责程序。

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时表示,2021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力量。

★稳定就业

1.具体要求

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2.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否则,所谓“民生”就无从谈起。而要如此,唯有稳定就业。就业保障乃生存保障,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劳动所得都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收入来源,是芸芸众生维持生存、实现发展的基本保障。稳定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事关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首先必须关注就业、重视就业、促进就业、稳定就业。

(1)就业是稳定之基。全面小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而社会的稳定取决于人心的稳定,人心的稳定取决于就业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稳定就业就是稳定社会,在社会转型期其现实性和重要性尤为凸显。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根子上实现社会的稳定。

(2)就业是发展之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抓发展最重要、最首要的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应该成为抓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把开辟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充分就业,作为推进发展的首要任务,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既是推进发展的条件,也是体现发展的标志。

(3)就业是安邦之策。民者国之本。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是对民生真正的重视,是对稳定有效的保障,是对发展本质的要求,是对社会重大的责任,是对民众有没有感情、对社会是不是负责的重要体现。在当前经济调结构、社会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对我国这样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积极妥善地解决好就业问题尤为重要。这样,“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岗”,就能真正成为现实社会的“新常态”。

3.对策措施

(1)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健全就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完善与就业容量挂钩的产业政策,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稳定拓展社区超市、便利店和社区服务岗位。促进平等就业,增加高质量就业,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扩大政府购买基层教育、医疗和专业化社会服务规模。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全面清理各类限制性政策,增强劳动力市场包容性。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着力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

(2)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劳动者和企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用工指导等服务。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健全劳务输入集中区域与劳务输出省份对接协调机制,加强劳动力跨区域精准对接。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3)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培训质量。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创新使用方式,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和培训者渠道。健全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开展订单式、套餐制培训。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推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办好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六稳六保

1.主要内容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提出时间

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方针。

2020年4月,中央又提出“六保”的新任务。

3.辩证关系

“六稳”和“六保”之间不是孤立的,两者是彼此联系的。“六稳”是大局,“六保”是前提,当前形势下,只有全面落实好“六保”,才能实现“六稳”,也才能稳住中国经济这个大局,实现稳中求进。通过保居民就业实现稳就业,通过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实现稳投资,通过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稳外资、稳投资。

4.重大意义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也要看到,疫情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也给民生保障带来困难和挑战。越是遇到困难挑战,越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努力办好群众关切的事情,就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复工复产达产逐步达到正常水平,疫情对供给侧冲击已接近修复,但受外部需求大幅萎缩等因素影响,需求侧的恢复仍面临较多困难。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是有效对冲外部影响的立足点,必须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六稳六保”既拉动消费,又促进投资。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有利于把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培育壮大起来,稳定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利于拉动投资需求,培育更多新增长点,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才能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更好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为经济恢复和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有效举措。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困难、新挑战,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既保持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又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通过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稳定和扩大居民就业,加强对困难群体帮扶,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回旋余地,从容不迫地应对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5.对策措施

一是正确把握“六稳”和“六保”的关系。“六保”着力于兜住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底线,是底线性要求,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只有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供应、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和竞争力、保障基层公共服务,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守住“保”的底线,拓展“稳”的局面,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二是增强政策的协同性、针对性和精准性。“六保”任务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必须增强政策协同性,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各方面工作合力。受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是困难群体和中小微企业。必须增强政策针对性,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落实“六保”任务的政策举措,如扩大低保和救助范围、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等,必须提高精准性,精准到人、到户、到企业,才能使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三是深化改革,更好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这次疫情是一次“压力测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经受住疫情冲击的考验,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和制度优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抓住疫情倒逼改革的“机会窗口”,在就业、基本民生、中小微企业发展、粮食、能源、基层运转等领域,把落实“六保”任务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通过改革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四是完善机制,激励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六保”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以过硬的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要完善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改进干部考核办法,鼓励干部用更多时间深入企业、社区,了解群众需求,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六保”任务落地见效。

★优化分配

1.具体要求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2.重大意义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5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008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7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0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8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5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008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7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0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8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5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008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7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0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8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5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008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7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0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8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5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008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7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0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84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