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11月03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11月03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1-11-03| 来源:北辰遴选

议论文范文

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行进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关键一步”。消除绝对贫困,是迈好这一步的“关键一跃”。

  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当年,我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降至10.2%,减贫已进入国际公认的“最艰难阶段”,我国仍有农村贫困人口9899万人,贫困县832个。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如何啃下“硬骨头”,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如何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检验?

  “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工作中“精准”二字的重要性。2013年11月,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连续5年审定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连续7年在全国扶贫日期间出席重要活动或作出重要指示,连续7年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脱贫攻坚,每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下团组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多次回信勉励基层干部群众投身减贫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扶贫脱贫需求,极大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在脱贫攻坚战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确立精准扶贫方略,推动扶贫开发进入“滴灌式”精准扶贫新阶段: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加强领导、建强队伍,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区分类别、靶向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严格标准、有序退出,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跟踪监测、防止返贫,解决“如何稳”的问题,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极大增强了脱贫攻坚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力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整体效能。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得益于精准扶贫方略,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精准扶贫方略,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是中国减贫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大胆闯、大胆试的创新勇气,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懈探索,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执着追求。事实证明,精准扶贫方略,不仅确保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而且有力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一定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民之贫富,国之责任。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启示世界,减贫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艰巨工作,实现减贫目标,领导人的情怀、意志和决心至关重要,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担负起对人民的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汇聚各方力量至关重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我们清醒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归根结底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油、努力,再长征”,我们一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3日   第 02 版)

 


把握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

——中国经济保持恢复态势①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稳步恢复,主要宏观指标仍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就业得以改善,居民收入提高较快,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面对国际疫情蔓延、极端天气等冲击,展示了强劲的增长韧性。

  从国际角度看,我国持续引领了世界经济复苏。三季度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德尔塔病毒侵袭、全球供应链循环遇阻等一系列冲击下,经济增速出现同步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全球经济增速0.1个百分点到5.9%。在世界经济复苏受阻的情况下,我国能够取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速5.2%的成绩,显得非常亮眼。

  从国内生产看,我国在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之间保持了动态平衡,进一步激发了高质量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比2019年同期高了0.8个百分点。总量恢复的同时,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1%和16.2%,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3和4.4个百分点。此外,服务业稳步增长,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加速,映照着中国经济在保持总量扩张的同时实现转型升级。

  从经济需求端看,稳定恢复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需求端在疫情以来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出口。我国充分发挥了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的优势,发挥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优势,抵御了国际冲击,保持强劲可持续态势,进一步巩固了机电等高技术复杂度产品出口优势。

  在复杂局面下,今年很好地实现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动态平衡。对于一些中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对风险控制问题,主动出击并稳步化解。在经济持续向好的同时,也有不确定性因素。对于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要仔细梳理背后的原因,坚定必胜信心。我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协调运用各项政策工具加以化解,一定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投资角度看,高新技术产业和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充足的投资机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撑点就是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上进行全面布局,将会逐步带动整个市场的盈利情况和投资预期出现高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重构中国的能源结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等,因此中国的投资结构在发生换挡,中国的新旧动能将进行转换。从消费角度看,制度性改革提供了充足的消费动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加大力度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消费动能,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从财政、货币政策角度看,我国有足够的政策储备。今年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4%,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2%,为结构性减税、支出结构调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提供了充足空间。同时,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就为应对进一步的冲击预留了空间。我国当前各项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等进一步相互协调还存在很大空间。通过政策协调,将进一步推动资源有效配置,做好跨周期调节,增强经济增长潜力。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正在逐渐常态化,在“十四五”期间有充足的发展动能、充分的政策空间,能够展现足够的韧性。我们要紧紧把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稳定恢复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刘元春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3日   第 05 版)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艰苦奋斗和辉煌历程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掌握革命、建设、改革规律的过程,是制定、完善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过程,是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的过程,是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过程。

  早在1924年12月,我们党就创办了安源党校。苏区时期,党中央提出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进行大批干部的训练”的号召,各苏区先后创办了党校。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中,对加强和改进党内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从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到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开展整党、“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学习,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通过学习教育,全党学习的热情、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

  一百年来,我们党在不断深化学习的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学习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连接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风;注重学习理论和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精髓和党的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纠正错误倾向;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和党员干部思想情况变化,与时俱进提出新的学习要求,把学习引向深入;把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同学习专业知识相结合,以前者统领后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成效落实到增强党性修养上;加强对各级组织学习的指导和考核,以提高觉悟、做好工作的实际表现检验学习效果;等等。

  善于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波澜壮阔实践,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明了“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的道理,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态度对待学习,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转化为学习的持久动力,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完善党内学习制度,把组织要求、岗位需求和党员干部的学习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党内学习的计划性、组织性、针对性,不断提高学习质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作者姚 桓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3日   第 09 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运用思政课讲好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深刻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引导青年学生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深刻体悟我们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等,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用伟大建党精神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彰显了我们党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甚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高校思政课要讲好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讲好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光辉历程,讲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感人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品味真理之甜,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

  用伟大建党精神培育青年学生担当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始终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特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讲好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讲好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巨大贡献,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担当精神,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用伟大建党精神塑造青年学生顽强意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正是因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高校思政课要讲好党的不怕牺牲史,讲好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讲好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塑造青年大学生的顽强意志和坚韧品质,引导青年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提升斗争本领,为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贡献力量。

  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青年学生价值追求。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与崇高价值追求。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一百年来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乃至生命践行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誓言的感人故事,讲好一百年来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讲好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放飞青春梦想,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作者周坚为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3日   第 09 版)

 

弘扬大别山精神,把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三十二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大别山位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绵延数百公里,雄踞江淮之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这里领导创建了鄂豫皖苏区,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农村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一路走来,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等亲自指导了这里的建党活动,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足迹。这里还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走出了三百四十多位将军,二七大罢工影响深远,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是“将军的摇篮”。“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犹如一座巍峨丰碑,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历史画卷上,铸就了宝贵的大别山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大别山精神,就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而成的。虎胆将军彭雪枫,“出生入死,致力革命二十年”,在战场上壮烈殉国,践行了“军人在大敌当前之际,当以捐躯沙场,马革裹尸为荣”的铿锵誓言;黄麻起义总指挥潘忠汝,立志“不肯昏庸同草木,愿输血汗改山河”,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1岁;鄂豫皖苏区创建人之一的吴焕先,“赤胆忠心,英勇善战”,虽生于地主家庭,却义无反顾投身革命,一家六口因此受到牵连而被杀害,自己牺牲时也只有28岁……28年浴血奋战,20万大别山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册的烈士就达13万多。英雄的鄂豫皖苏区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更激励我们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鄂豫皖苏区能够‘二十八年红旗不倒’、新四军能够在江淮大地同敌人奋战到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回溯历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10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弘扬大别山精神,就要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永远不忘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越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新时代弘扬大别山精神,就要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确保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新征程上,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我们就一定能在大别山精神的烛照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永远珍惜、永远铭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的牺牲和贡献,继承和发扬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始终高举红色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3日   第 04 版)

 

政策理论热点

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的出版,为我们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提供了生动而权威的教材。

  习近平外交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外交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外交是人民的外交,只有植根人民、胸怀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才能拥有深厚的根基、蓬勃的力量、强大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外交的力量源泉。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外交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外交工作的重要标尺。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外交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让中国公民在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力量与温暖,感受到做中国人的尊严与荣耀;始终扎根人民群众,时刻倾听人民声音,凝聚人民智慧,发挥人民群众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外交;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增进各国人民共同福祉,凝聚各国人民友好情谊,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推动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总结。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中国外交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始终站在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道义制高点上,坚守公道正义,同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等陈旧思维形成鲜明对比。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准确分析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观、发展观和全球观等。习近平外交思想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分析和解决外交实际问题,在总结各方面外交工作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建立起遍布全球的“朋友圈”。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高瞻远瞩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回答和解决了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旗帜,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强调把握世界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仅要看现在世界形势怎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树立正确的大局观,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树立正确的角色观,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我国在世界格局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两个大局的发展规律和相互联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推动两个大局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良好的国内国际效应。强调加强战略思维,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变化,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顶层设计角度对中长期对外工作作出战略规划。强调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时代产物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产物。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对外工作需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鲜明而精辟地回答了中国应该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新形势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要求、内在规律和前进方向。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受住一系列风险考验,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办成了不少大事要事,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我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近平外交思想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继承弘扬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变化,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正确义利观、全球安全观、全球治理观以及新的发展观、文明观、生态观等重大理念主张,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弘扬了中国精神、贡献了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力量。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有原则、重情谊、讲道义、谋公正,展现了与时俱进、担当作为、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塑造了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极大振奋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

  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个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做好新时代外交工作。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变局的世界和新时代的中国”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大势和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两个重大判断和结论,深刻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所向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深刻揭示了国际体系转型过渡期与我国发展历史交汇期相互交织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制定对外战略、开展对外工作,推动对外工作在变局中开创新局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推进新形势下的对外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改革和完善对外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新时代外交外事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历史使命。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中国必须有富有自身特色的大国外交,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指明了人间正道。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利益是对外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增强战略自信”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始终不渝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会有坚定的战略自信和力量之源,能够为解决人类问题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创举,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是我们党关于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厚历史传承和丰富时代内涵。我们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建设合作共赢开放体系,把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作出的战略抉择。和平发展道路要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不断拓展。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必须维护国家利益,同时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是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创新,是当代国际关系理念的重要突破。要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大国担当。中国积极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以公平正义为理念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质。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质是守正创新的大国气派、立己达人的世界情怀、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重情尚义的崇高品格。我们要长期塑造这种风范,一以贯之展现这种风范。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对外工作中努力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外工作的能力建设。树立正确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策略运用,坚持底线思维,注重工作实效等,这些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外事干部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在实践中运用好这些方法,对做好新时代外交工作至关紧要。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实践。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始终保持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制胜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外交工作卓有成效,开创了崭新局面。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作者曲青山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3日   第 09 版)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阐明了伟大成就与精神力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增强了我们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志气、骨气、底气、勇气,是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继往开来的科学指引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善于推动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一路走来的光荣传统。辛亥革命后,政党政治在中国兴起,大大小小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纷纷成立,但绝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迅速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之所以如此,缺少科学理论指导是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上海石库门走向北京天安门,从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科学理论指导是关键所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把这一“犹如壮丽的日出”的科学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用这一科学理论照亮道路、指引前行。一百年来,我们党能够带领人民走出漫漫长夜、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前行道路上,真理光芒日益璀璨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持续深入认识世界、持续广泛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夯实了思想基础,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信念支撑。在新时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一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中得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经济社会发展伟大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在理论上创新,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越走越宽广。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前进,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经济总量在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为17%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我国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生命科学、载人航天、量子科学、深海探测、大飞机制造等科技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基础设施现代化跃居世界前列,高铁总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网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推进。我们还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全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升到2019年的77.3岁。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是判断制度优劣的公正裁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光辉大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成功,澄清了一些人奉西方价值标准和发展模式为圭臬的错误认识,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建设伟大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强大定力

  打铁必须自身硬。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始终坚决同党内各种错误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军事路线作斗争,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等充分展示出党不断自我修正、持续自我革命的智慧和勇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党全社会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恢复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和刀刃向内的斗争勇气,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虎”“拍蝇”“猎狐”,带领全党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清除一批党内腐败分子,有力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了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这种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能力让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正确航向,赋予了我们在新时代从容面对风险挑战的底气和定力,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受各种考验、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的重要基础。

  文化建设伟大成就为我们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注重用文艺的力量团结教育引导人民,推出一批优秀革命文艺作品和人才,凝聚起“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文化文艺工作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相继确立,广大文化工作者热情高涨、成果丰硕,毛泽东同志作出的“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重要论断不断成为现实。改革开放后,文化建设迎来新的春天,实现长足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开拓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建设成就斐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强大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越走越宽广,文化的力量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实践者,也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缔造者、弘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发展、创新,形成了一个前后相继、彼此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文化的地位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必将进一步坚定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我们提供了昂首前行的重要支撑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创造人间奇迹,顶天立地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奥秘所在。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仅1年多时间,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被杀害的就达31万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余人;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西渡湘江时红军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危难时刻,是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用血肉之躯和不朽精神铺就了通往胜利的光辉大道。新中国成立后,从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到“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石油工人们,到“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的红旗渠青年们,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英雄们,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扶贫干部们,再到“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抗疫先锋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散发着时代光芒。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伟大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砥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动力。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的求索中、牺牲奉献的斗争中、艰苦奋斗的实干中、开拓进取的担当中产生和发展,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重要支撑。伟大建党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崇尚天下为公的民族情怀、崇尚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崇尚立己达人的民族特质,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伟大成就提振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清醒认识和有效应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昂首阔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精神根基。

中共文化和旅游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3日   第 11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