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1月26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1月26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2-01-26| 来源:北辰遴选

高层声音

携手共命运 一起向未来

——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的讲话
(2022年1月25日)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中国人说,三十而立。中国同中亚国家30年的交往合作,立在真诚互信,立在平等互利。

  ——30年来,我们顺应潮流、讲信修睦。在互谅互让基础上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使3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成为友好、互信、合作的纽带。中国同中亚五国相继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深化政治互信、互利合作,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30年来,我们携手同行、共谋发展。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增长上百倍,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等大项目成功建成,途经中亚的中欧货运班列快速发展。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共建“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开花结果。

  ——30年来,我们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联手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坚决反对外部干涉和策动“颜色革命”,有力维护了共同安全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

  ——30年来,我们相知相亲、互融互通。58对友好城市、每年数十万民众常来常往,传承着中国同中亚各国人民2000多年的友谊。在陕西支援抗击疫情的哈萨克斯坦小伙马文轩的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这样的暖心故事汇成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动人交响曲。

  ——30年来,我们相濡以沫、坚守正义。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对方仗义执言,维护了我们的正当权益和战略利益,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同中亚五国30年合作的成功密码,在于我们始终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这四项原则是在合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共同财富,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保障,也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未来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始终是中亚国家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中方坚定支持中亚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各国维护本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坚定支持各国追求民族振兴和团结自强,坚定支持各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愿同中亚国家乘势而上,并肩奋斗,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为此,我愿提出5点建议。

  第一,深耕睦邻友好的示范田。睦邻友好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基础。中方将秉持亲诚惠容理念,加强彼此高层往来和战略沟通,办好“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等一系列对话合作机制,不断增进团结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我们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在中亚搞“颜色革命”,坚决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坚决反对任何势力破坏人民平静生活。不久前,哈萨克斯坦局势突变,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友好邻邦,我们坚定支持哈方维稳止暴,并将尽己所能向哈方提供必要支持和帮助。相信在托卡耶夫总统坚强领导下,哈萨克斯坦人民必将迎来国家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二,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中国愿向中亚国家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将进口更多中亚国家优质商品和农产品,继续办好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论坛,力争到2030年将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提升至700亿美元。中方倡议建立中国—中亚五国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并适时举办中国—中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

  疫情背景下,我们将逐步恢复客运航班,建立人畅其行的“快捷通道”,完善物畅其流的“绿色通道”,加快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让中国同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更加安全高效。我们要确保中国—中亚油气管道稳定运营,加快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扩大能源全产业链合作,促进能源低碳转型。我们要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技术领域合作,让六国人民享受高技术带来的便利。

  第三,强化守卫和平的防护盾。和平是地区各国人民的共同企盼。我们要继续打击“三股势力”,深化在边境管控、网络反恐、联合行动等多领域合作,共同筑牢地区安全防护网。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病毒没有国界,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中方愿继续向中亚国家提供疫苗和抗疫物资,加大疫苗和特效药联合生产和技术转让。在此,我宣布,2022年中国再向中亚国家提供5000万剂疫苗援助,并在有需要的国家设立传统医学中心。中方呼吁建立中国—中亚健康产业联盟。

  阿富汗是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同的邻居和伙伴。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阿富汗,符合我们六国共同利益。中方支持阿富汗通过对话协商建立开放包容的政治架构,呼吁国际社会加快实施对阿富汗人道主义援助,鼓励支持阿富汗同恐怖主义划清界限,希望阿富汗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

  第四,构建多元互动的大家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加快互设文化中心,积极开展文化遗产对话,继续推进妇女、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要加强旅游合作,中方将为中亚国家推介旅游资源搭建平台,愿把五国全部列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中方倡议举办中国—中亚民间友好论坛,未来5至10年努力将中国同中亚五国友好城市增加至100对。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今后5年中方计划向中亚五国提供12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优先在中亚国家增设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我们还要举办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欢迎中亚体育健儿来华竞技、争创佳绩。我们也愿在“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框架内举办“多彩中亚”线上艺术节。

  第五,维护和平发展的地球村。我不久前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号召合力应对风险挑战,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我愿宣布,未来3年中国将向中亚国家提供5亿美元无偿援助,用于各国民生项目建设;提供5000个研修研讨名额,帮助各国培养卫生健康、减贫惠农、互联互通、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业人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各位同事!

  中国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让我们从六国人民共同福祉出发,赓续友谊,推进合作,共同谱写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谢大家。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6日   第 02 版)



面试热点

展示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

——冬奥盛会,我们准备好了②

  “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冒着严寒而来,沐着夜色而归,在实地考察北京冬奥筹备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一路看,一路思索,一路鼓劲。殷切的关怀、暖心的激励,充分展现了一定要把冬奥会办好的信心和决心,也点燃了更多人“一起向未来”的奋斗激情。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是国家强盛的一个标识,是民族凝聚力的一个象征。犹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吸引全球40多亿观众领略体育的精彩,不少国际人士发出“钦佩不已”“无与伦比”的赞叹;2015年7月,凭借政治经济影响力大、民众支持度高、主办大赛经验丰富等优势,北京和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从百年前的“奥运三问”到今天的“双奥之城”,折射百年奋斗、百年巨变,映照着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历程。

  筹办冬奥,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张国力的综合考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集各方之智,聚各界之力,形成做好筹办工作强大合力”。事非经过不知难。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回攻坚克难,才让“冬奥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3个冬奥村如期交付使用,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近7年的拼搏奋斗结出累累硕果,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冬奥场馆建设做到了节奏不变、目标不变、标准不变。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冬奥筹办工作进展十分顺利,这几乎就是奇迹。”透过北京冬奥盛会这扇窗,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风范。

  冬奥筹办过程不仅攻克重重难关,而且与国家发展进步同频共振。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冰丝带”等场馆建设中展现出来的先进科技,到首钢老工业区改造和延庆赛区打造“山林场馆”的环保方案,我们秉持和奥林匹克改革思路高度一致的办奥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最大化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需要新建的仅占总数的16%;构建起京张“一小时经济圈”,区域间互联互通不断加强;所有冬奥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未来通过冬夏项目场地转换,将赛后利用与服务全民健身相结合……锚定“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三大目标,北京冬奥正在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就此而言,冬奥盛会是中国日新月异发展的一个时代印记,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从国际视角看,冬奥会架起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和人民联系、沟通的桥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冬奥盛会也将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多样文明的一次美丽相遇。北京冬奥盛会恰逢中国春节,在充满年味的喜庆氛围中,世界将再次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和谐、和善、和平、和美的中华文化,见证我们国家和民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

  作为奥林匹克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和践行者,中国交出了冬奥会筹办的优异答卷。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精益求精、战胜困难,我们一定能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吕晓勋;《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6日   第 05 版)


议论文范文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标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观点具有内在契合性,为中国人民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深厚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新的时代内涵增强其生命力,使其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5000多年璀璨文明中承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更加主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与文明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典范,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鲜明提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实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跃升,又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起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时代铸就思想,思想引领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更加自觉地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漆思为贵州大学副校长);《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6日   第 09 版)



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国际传播深刻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塑造。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一个重要方面是面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时指出:“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时指出:“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来华留学生不仅是中国故事的倾听者,也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我们可以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特点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广大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主题,就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善于以鲜活的事实、翔实的数据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辛奋斗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让留学生们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作贡献的中国”。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不仅让留学生看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还要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人民情怀、天下情怀等之中探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密码”。

  对中华文化兴趣浓厚,是促使很多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使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丰富资源。不仅从器物层面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还要从价值层面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不仅讲好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还要讲好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注重从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善于以普通人的故事,以小见大地展现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生动图景,让留学生了解今日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比如,近年来热映的《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等影片,生动反映了中国人爱国奉献、积极向上、执着追梦的精神风貌,给不少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在“讲”的方式方法上下足功夫,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当年,周恩来总理用“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向国际友人介绍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让受众产生强烈情感共鸣。有些留学生来华时间短、中文水平不高,可以更侧重讲形象、讲事实、讲情感,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循循善诱的方法讲述。对于有一定中文基础、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留学生,可以通过情理交融的方式,把“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不断增进他们对中国道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要准确把握不同留学生的文化背景,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使他们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增强讲故事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作者李丽单位: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6日   第 09 版)



策论文范文

激发乡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新创业实现增收致富的机遇越来越多。目前,乡村特色富民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在提升村民收入、建设乡土文化聚集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方面成果显著。从实践来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激活村民创新创业热情,释放乡村家庭产业活力,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清晰合理的乡村整体发展规划,对乡村家庭创业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谋划村庄整体发展方向时,应依据乡村的资源禀赋,确定具有比较优势的乡村资源与家庭产业。这一过程需从乡村整体资源角度出发,系统梳理村庄现有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等资源禀赋,形成详细的资源清单,明确以优势资源为核心支撑的乡村整体产业发展方向,以此为基础引导乡村家庭将投入要素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得家庭产业与村庄整体发展相得益彰。

  立足乡土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激活乡村经济新业态。从各地实践看,村民更愿意参与到与其家庭高度关联的项目中。比如,依托乡村人文历史、工匠技艺等发展家庭休闲农业、家庭旅游服务业与乡村家庭文化产业。以手工技艺为例,让村民既有的手工技艺形成乡土品牌,是促进乡土技能更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乡村家庭产业多元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现代设计融入乡村手工艺传承与发展,乡村手工艺品牌化建设渐有起色,但目前仍局限于非遗传统技艺,一些地方对村民生产生活型技能与兴趣爱好型技能的品牌转化关注不足,尚未有效激发更多村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路径引导。

  加大企业驻村领创力度,搭建村级统筹协调平台。吸引企业驻村,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制约村民创新创业意愿向实际行动转化的瓶颈,往往是经营能力不足、成本压力较大、风险意识薄弱等。充分发挥企业人才、技术、市场、运营等资源优势,通过技能升级、综合培训、科技引入等方式“手把手”培养乡村创业能人、助力村民创新创业,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创建村级统筹协调平台,是优化家庭产业经济软环境的必要举措。制定规范化发展的统一标准,实现对家庭产业内技术、服务、经营、卫生等运营内容的监督管理,并建立健全配套激励机制,有利于营造良性的乡村家庭产业竞争环境,避免同质化。

  乡村环境与资源禀赋千差万别,村民生产生活方式也多元多样,蕴藏着发展的种种可能。这是乡土中国的宝贵财富。面向未来,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构建政府牵头、企业助力、村民参与等相互协同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激活村民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释放特色产业强村富民的红利。

  (作者丛志强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6日   第 05 版)


经验交流材料

扎根西北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兰州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在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扎根西北、服务国家,努力在西北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胸怀“两个大局”,奋勇担当新时代新使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只有胸怀“两个大局”,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使命任务、重大责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作为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要一员,兰州大学胸怀“两个大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发展之路。我们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主动对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紧密结合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推动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聚焦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等,不断加强同西部省区的深度合作,助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只有将服务国之所需作为最高追求,把党旗所指作为行动所向,一流大学才能真正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兰州大学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投身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事业,努力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满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基础研究优势,开拓和发展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重视社会服务功能特别是服务高科技产业发展功能。促进学科交叉,瞄准“高精尖缺”,在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核心领域重点发力,努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服务国家发展需要。

  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特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高校历史积淀和自身优势等因素实现特色发展。兰州大学以深化综合改革驱动创新发展,不断发挥自身人才培养优势、区位特色优势、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优势等,积极探索和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优化人才流动、使用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加强“双一流”建设顶层设计,优化经费调配、项目管理、建设评价、组织保障机制,推动“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落地见效,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强化高水平特色培养模式,源源不断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有情怀、有特长、留得住、干得好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作者马小洁,严纯华分别为兰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6日   第 09 版)



理论知识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动员令,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超前布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坚定自信,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明确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目标。我们要按照这一“时间表”“路线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固树立正确人才观,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让党旗始终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加快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加快“双一流”建设,引导高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高起点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深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改革,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布局交叉学科专业,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加大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强化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育人,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有效拓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渠道。系统谋划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挥在线教育优势,为每个人完善自身、成长成才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便利条件,全面挖掘和释放人才红利。

  着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支持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强化长周期培养和稳定性支持,加大“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力度,建设一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多渠道选拔对基础学科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青年英才,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招生培养改革,不断扩大基础学科专业招生规模,保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整体规模稳中有升,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创新育人模式,突破常规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推进小班化、个性化教学,让具有发展潜力的拔尖学生成长成才。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参与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

  战略人才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人才集聚中的重要作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好抓实。

  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和大先生。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要大力发现和培养一批站在科学技术发展最前沿,能够进行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思考,具有卓越科技组织领导才能的战略科学家,支持他们在引领重大原始创新、参与教育和科技战略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帅才作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做具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厚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坚实基础。

  支持培育一大批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卡脖子”问题,加快在优势高校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和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给予人才充分支持和信任,让更多人才从国家科技创新主战场上涌现出来,从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立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着力培养造就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支持他们聚焦中国问题、阐释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搭建国际化创新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培养青年人才就是奠基未来。要引导高校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把政策重心和工作重点放在培育青年科技人才上,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加强高校优秀毕业生接续培养。做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工作,扩大青年人才项目支持规模,优化支持方式。鼓励科研项目团队吸纳更多青年人才参与,放手让他们到科研一线的重要岗位上锻炼,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促使他们快速成长、早担大任。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布局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分量。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增强学生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工程领域硕士点、博士点,将学生完成企业特定研究课题和项目作为学业重要内容。深化工程教育改革,鼓励校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学校和人才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准确把握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工作规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系统思维,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营造良好氛围为关键,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

  健全教育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切实推动完善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发展投入,优化教育系统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把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人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密切思想联系和感情交流,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都吸引过来、凝聚起来。

  加大授权松绑力度。以激发活力为核心,根据需要和实际向学校充分授权,切实发挥好学校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指导高校深入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政策,确保科研经费既“用好”又“好用”,用到该用的地方、用到刀刃上,落实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的理念。统筹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等,尽量减少对学校和人才不必要的干扰。推动学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人才的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

  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流动机制。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加快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引导高校完善评价标准,改革评价方式,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坚持开展分类评价。推动重大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改革,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实行“揭榜挂帅”,让人才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人才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身怀爱国之心,砥砺爱国之志。选课题、做研究、写论文都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国家最重大、最关键、最急需的科学技术问题,努力为国尽责担责。强化学术道德、科研诚信、科研伦理建设,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严格人才计划评审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环境。大力宣传教育系统人才先进典型,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作者怀进鹏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6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10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18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10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18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10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18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10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18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10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18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