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3月2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3月2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2-03-02| 来源:北辰遴选

高层声音

   ■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议论文范文

中国式民主一切为了人民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③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同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追求的是经济的科学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谈道,“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次次热烈深入的互动交流,一句句情真意切的暖心话语,彰显人民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体现中国式民主“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也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关注国家发展大事、社会治理难事、百姓日常琐事,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有效防止了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

  人民民主为人民。人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请看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相关议题:“加快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促进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再看代表委员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补齐农村养老短板、破解大城市住房难、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救助保障;这是各地基层进行民主恳谈、协商议事时常见的话题:社区规划、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设置……中国式民主,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在中国,国家各项制度都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运转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老百姓通过村民、居民、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推动公共事务管理;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效维护职工利益……从国家大政方针,到社会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人民的期盼、希望和诉求,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人民利益要求既能畅通表达,也能有效实现。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评判一种民主形式好不好,实践最有说服力,人民最有发言权,归根结底要看能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从织就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突破110万亿元和8万元;从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到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事实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中国的民主道路走得通、走得好,中国人民将沿着这条道路坚定走下去——这是我们所走过的辉煌历程的深刻启示,也是中国人民的不变信念。

盛玉雷;《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02日   第 04 版)


用艺术教育成就通识之才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对文艺工作者和艺术教育者来说,更好发挥文艺作品的教育功能,让文艺愉悦精神、温润心灵、陶冶情操、升华理想,才能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优秀的艺术作品,犹如和煦的阳光、春天的清风,既能滋润心灵家园、提高审美水平,又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得到精神的洗礼。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在艺术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就此而言,艺术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让人掌握一种技能,更在于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成就更多通识之才。

  基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在培养通识之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无论学哪一科专门学问,干哪一行职业,每个人都应该会听音乐,不断地读文学作品,偶尔有欣赏图画雕刻的机会。更好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既要培养具有扎实文化基础的艺术专业人才,也要引导更多人以艺术的眼光欣赏美、创造美。通过艺术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鉴赏力、判断力以及开阔的视野、开朗的个性,涵养完整的人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此而言,学校应该补足艺术教育的短板,建立完整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开设艺术教育通识课、组织观看艺术展览和演出等方式,传递教育的人文关怀,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艺术教育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今天,移动互联网、3D技术、人工智能、全息影像等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展示,以艺术与数字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数字时代的艺术教育,应当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探索以艺术创造为内核的人文教育体系。通过艺术教育,不仅能让学生看到数字技术的发展进步,更能看到艺术作品背后的理想和信念,看到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从而激发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要看到,艺术教育不仅在校园,也包括了社会机构提供的社会艺术教育。因此,需要调动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和院校等各方积极性,引入社会力量,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积极拓展艺术教育载体,让美的种子在全社会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对文艺工作者和艺术教育者而言,积极响应时代呼唤,把握时代精神,才能捕捉和表现属于我们时代的美;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创作更多文艺精品,才能更好彰显时代精神气质,以属于我们时代的美学精神培养更多通识之才,孕育更多美好心灵。

  (作者刘琉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02日   第 05 版)


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和持久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坚持不懈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政治定力。从遏制腐败势头蔓延,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形成,再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这场攻坚战力度空前、成效显著。

  腐败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只有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才能永葆党的肌体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充分说明,反腐败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严字当头、长管长严,是取得巨大成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现象就不会根除,我们的反腐败斗争也就不可能停歇。”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反腐败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而要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执着、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打好攻坚战、持久战,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

  保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高压态势,方能巩固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打虎”“拍蝇”“猎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真正把反腐利剑举了起来、用了起来。已经形成的强大震慑还要继续强化。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盯紧关键少数,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提高国际追逃追赃能力,清除一切腐败分子,坚决纠治一切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

  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要靠法律制度。完善不能腐的制度保障,用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监督制约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筑起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堤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要继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使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探索深化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有效路径,更充分发挥监督体系效能,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思想上清醒是用权上清醒的前提。党员、干部只有筑牢思想防线,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注重补足精神之钙、淬炼思想武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打好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要继续注重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性觉悟,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政治坚定确保行动坚定,牢牢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行动底线。

  (作者高正礼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02日   第 09 版)


借鉴吸收传统家训家风精华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华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家教家风。传统家训家风及其蕴含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仍有其独特价值。借鉴吸收传统家训家风的精华,发挥其教化作用,引导善行义举,提升道德水平,可以为形成良好家教家风提供滋养,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梳理精华内容。传统家训家风以家庭伦理为主要内容,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等。比如,颜氏家训主张“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重视榜样作用,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金华胡氏家训强调“为官当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等,张氏家训强调“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唯恐有损于人”等,这些家训家风体现着人们认可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些内容,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可以对历史上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家训家风文本进行梳理和归纳,吸收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发挥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的积极作用。

  加强道德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些优秀的传统家训家风之所以流传得广,与其注重通过各种仪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有关。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既表现为制度规范,也表现为具有价值内涵的形式仪式。在特定仪式中发挥家训家风的成风化人功能,对于促进亲情、和谐人际关系也有一定助益。道德实践有助于道德养成。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的文明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感知礼仪、践行道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动、转化为习惯。

  实现多样传播。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家风,大多通过书籍和人际交往等多种方式得到广泛传播。这启示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借助多样的传播路径。近年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的电影、电视剧、微视频等越来越多,不少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作品对于引导青少年传承文化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发挥传统家训家风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在网络互动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我们要不断创新网络宣传方式方法,发挥教化作用,引导善行义举,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在网络空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

  (作者杨维东为重庆工商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02日   第 09 版)


策论文范文

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发挥交通先行作用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强调“要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投入,让贫困地区经济民生因路而兴”,阐明了交通运输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的基础性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牵引,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建设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作出部署,“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并强调“因地制宜推动自然村通硬化路,加强村组连通和村内道路建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新时代新阶段更好发挥交通先行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和完善城乡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有助于推动交通运输结构更优、效率更高,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为此,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地区交通运输通道连片成网,特别是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户出行便捷水平,降低农村交通运输成本;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推进县乡村(户)道路连通、城乡客运一体化,解决好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渠道,促进城乡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地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管理、养护和运营,提高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加强农村道路环境整治。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营造美丽宜人的农村交通出行环境,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协调,最大限度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避让生态环境敏感区,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实施交通生态修复提升工程,构建生态化交通网络。加强科研攻关,改进施工工艺,从源头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排放。加大交通污染监测和综合治理力度,加强交通环境风险防控,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建设高质量交通基础设施。在脱贫攻坚战中,我国交通部门根据贫困地区发展特点,主动融合特色产业、电商、文化旅游等,探索推动“交通+”,基本满足了广大农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和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货物运输需求,为发展互联网经济、直播经济、平台经济等经济新业态、商业新模式提供了保障,有效带动了种养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为贫困地区群众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面向未来,我们要以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契机,加快机械化、信息化等现代技术装备的运用,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强大交通支撑。

  (作者杨典,符平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02日   第 09 版)



经验交流材料

坚持辩证思维,推进共同富裕

  “山区不是我们的包袱,而是发展的希望所在”。浙江探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将山区定位成“新增长点”,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山区26县,突破口也在这26个县。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创造性提出“八八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并深刻指出,必须“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只有更好地理解与实践“八八战略”蕴含的辩证思维,才能把握优势、补齐短板,建设好共同富裕示范区。

  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共同富裕之路,需要辩证看“短长”。山区26县的土地面积约占浙江全省的45%,人口占到全省近24%,而2020年这26县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为6238亿元,仅占全省的9.65%,与浙江沿海等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发展差距。如果说,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空间狭小、产业受限,是山区县的“短处”,造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度落后;那么,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人文独特,这些资源禀赋对山区县来说,恰恰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绿色发展可以依靠的“长处”。

  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共同富裕之路,需要辩证看“先后”。生态环境优越、自然景观丰富、历史文化传承独特,都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山区县已尝到这一甜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步打通从生态优势到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转化通道,未来发展中有望取得更大成效。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产业,探寻山区县产业迭代升级的新路径,将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共同富裕之路,还需要辩证看“内外”。为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浙江坚持分类施策、一县一策,完善省域统筹机制和激励奖补政策,省财政新增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山区26县生态工业重点项目。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提升“产业飞地”“科创飞地”建设水平。今年,浙江计划推进山海协作产业项目300个、投资4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激发和增强山区26县的内生发展动力。对山区县来说,绝不能抱着等靠要心态,要千方百计自我加压,努力谋求创新突破,寻找新动能,再造增长极。

  对浙江而言,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县也不能少。未来,浙江将通过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和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动“两大行动”,争取到2025年使山区26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浙江全省平均水平的7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辩证思维谋发展、解难题,山区26县必将更有发展活力,共同富裕的长卷也必将进一步舒展开来。

江 南;《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02日   第 05 版)


理论知识

在实践中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我们必须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内化于心、落实于行,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百年来,我们党在一次次重大历史考验面前力挽狂澜、砥柱中流,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靠的就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两个确立”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奋斗的结晶,也是历史经验的启迪、历史规律的昭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要体现到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上。要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一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十个明确”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是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感悟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三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把习近平总书记给黑龙江振兴发展指明的方向、点出的问题、教导的方法领悟好研究透,建立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体系,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各单位,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切实把“两个确立”落实到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实践中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统一全党思想、引领前进方向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断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要以实际行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一是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发展破难题、以发展促振兴、以发展增福祉,加力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努力实现加快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二是自觉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胸怀“两个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清历史方位,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产业新体系,塑造竞争新优势,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三是自觉在全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勇闯新路。积极推进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增长动能转换,把振兴工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加强黑土地保护,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振兴发展之路。四是自觉在全国发展的大战略中担当作为。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加强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为提高我国大豆产能和自给率主动担当作为,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为国家安全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

  切实把“两个确立”体现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不懈奋斗中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蕴含着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逻辑,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和民心所向,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要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拥戴之情作为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切实担负起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职责使命。一是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及时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完善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切好分好“蛋糕”。三是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龙江。

  切实把“两个确立”贯穿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启示我们,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打虎”“拍蝇”“猎狐”,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扭转了一度出现的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探索出一条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才能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必须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实效体现到推动发展的良好业绩和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上。二是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防范和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决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三是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坚守初心使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建设一支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作者许勤为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02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27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19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34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2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55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27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19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34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2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55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27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19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34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2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55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27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19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34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2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55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