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4月20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4月20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2-04-20| 来源:北辰遴选

面试热点


共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⑥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成为人们难忘的共同记忆。4场开闭幕式精彩纷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赛事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观赛,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在筹办举办过程中,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以及奥林匹克大家庭、残奥大家庭成员给予了积极帮助,各国政府和人民、国际友好人士给予了大力支持……“双奥之城”北京,在各国人民之间搭建起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连心桥,谱写了一曲和谐友谊的赞歌。

  “天下大同,世界一家”的理念,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舞台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北京冬奥盛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重要力量。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并明确指出:“共创未来,就是协同联动、紧密携手,坚持‘一起向未来’和‘更团结’相互呼应,面朝中国发展未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向世界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情呼唤。”

  体育的语言超越国界,真挚的交流打动人心。世界各地运动员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速滑赛道上,中国队小将阿合娜尔·阿达克冲过终点线后,向同组出发的49岁德国老将佩希施泰因伸手表达敬意,这一刻,友谊与传承闪耀赛场;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美国队选手考德威尔失误后,依然欣喜地冲向冠军徐梦桃并高喊“桃桃,奥林匹克冠军!我为你骄傲”,这一刻,超越胜负的情谊令人动容;越野滑雪男子15公里(传统技术)比赛中,获得冠军的芬兰名将伊沃·尼斯卡宁完赛后,依然站在终点,与陆续冲线的选手击掌相拥,这一刻,英雄相惜之情融化冰雪……尽管语言、文化、信仰不尽相同,他们胸怀同样的梦想和追求,情感和信念同频共振。事实充分证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场和平友谊的盛会、一场团结合作的盛会、一场鼓舞世界的盛会。

  北京冬奥盛会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不仅是体育的胜利,更是团结的胜利。放眼全球,在非洲,当地孩子通过以北京冬奥会为主题的动画片,知道了“雪是什么样子”“雪里怎么玩耍”;在巴西,当地民间芭蕾舞团根据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编创舞蹈,表达共迎冬奥、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在日本,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吸引了大批粉丝,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与“冰墩墩”“雪容融”的合照;在匈牙利,小朋友们以明亮的色彩,用画笔描绘冬奥吉祥物和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展示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和支持……北京冬奥串联起无数普通人的梦想,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为世界播撒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激发了人类增进团结、共克时艰、携手同行的强大力量。

  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再次证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命运紧密相连,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共创未来,把握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团结合作、携手前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坚持不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奏响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乐章,我们一定能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向着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0日   第05版)


议论文


“躺平”没有出路,“动态清零”才是最佳方案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重,我国疫情仍在高位运行,波及影响范围依然很大。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5亿例。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躺平”没有出路,“动态清零”才是最佳方案。

  应该说,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比例越来越高,人群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不断提高,感染者的临床严重性按照每百名发病人数的比例统计,确实有所下降。但也要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等特点,更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疫情造成的社会危害与影响,并没有因此而减轻。比如,有的国家2月底宣布实施“与新冠共存”计划,在法律意义上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停止对大多数公众的免费检测服务,检测实验室陆续关闭,但随之而来的是,疫情持续恶化,累计确诊病例不断攀升,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承压更大。也正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新冠大流行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建议各国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还应该看到,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本身的致病性不及其他毒株强,但其绝非“大号流感”,危害性比流感大很多,总体病死率也比流感要高,特别是老年人群,病死率比普通流感高出几十倍,80岁以上老年人甚至高出近百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放弃动态清零、放任病毒流行,势必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进而引发恐慌,造成医疗资源挤兑,也势必严重威胁有基础疾病、未接种疫苗的高龄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毋庸置疑,奥密克戎变异株大大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但若就此选择“躺平”,是对科学的不尊重,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也会让我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付之东流。

  事实上,一些国家选择放开防控,“与新冠共存”,是因为在疫情防控上不是不想防控,而是无法防控也没有能力防控。这些国家经过多种尝试后,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疫情策略,干脆“躺平”,恰恰是由于前期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已经失去了动态清零的机会,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即便付出了大量生命的代价,这些国家也远不能说结束疫情,一旦感染和死亡人数大幅上升,往往又会收紧防控策略。德国联邦卫生部长便表示,此前宣布从下月开始允许新冠感染者自愿进行隔离的措施是“错误的”,德国又将继续沿用新冠感染者强制隔离政策。相比较而言,我国本土疫情状况总体上完全可以做到也能够实现动态清零。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定能胜利。经过45天的艰苦鏖战,吉林省各市州均实现了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随着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管理的实施,上海市一些商超等民生类商业网点开始恢复运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国治愈出院的本土病例和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不断增加……近期,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这既充分印证了动态清零的科学性、有效性,也充分印证了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咬紧牙关、顽强奋战,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我们就一定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仲 音;《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0日   第04版)


从小事小节上守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从高从严要求自己,才能筑牢拒腐防变堤坝,自觉做到廉洁从政。

  从小事小节上守起,要有“欲病救萌、防微杜渐”的慎初意识。拒腐防变如同治病强身一样,要防患于未然。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工作方便”,特制了一件工作服,上面缝了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放公款,一个口袋放私款”。一次,陶行知去外地募捐,返程搭车时放在私款口袋的钱被盗了,他没有把募捐来的钱拿出来垫买车票,硬是拖着疲倦不堪的身子,坚持步行回到学校。这段公私分明、纤尘不染的佳话,至今还被人们传颂。在廉洁奉公方面,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就应当这样“苛求”自己。

  从小事小节上守起,要有“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慎微观念。必须清醒认识到,对待生活小事,既不能以小视之,更不能麻木不仁,因为它既有可能成为思想决堤的“管涌口”,也容易成为温水煮青蛙的“迷魂汤”。一些干部犯错误,往往都是从思想上的小毛小病、小枝小节和经济上的小偷小摸、小贪小占开始的。他们在有了一般违法违纪行为之后,不仅不悬崖勒马、痛改前非,反而知错不改、任其发展,甚至心怀侥幸、铤而走险,导致最终走上不归路。事实证明,生活小事看似不大,但背后隐藏的祸患不小。在廉洁从政上,我们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不断培养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牢固树立防微杜渐的慎微观念。

  从小事小节上守起,要有“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慎独精神。辩证来看,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扎眼。而最隐蔽最细微的地方,也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品质。高尚的人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同样是谨慎的。有些“两面人”台面上道貌岸然,形同正人君子;私下里偷鸡摸狗,恰是虚伪之徒。这警示我们,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就要在私底下、无人时和细微处,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境界源于自省,名节来自修养。在小事小节上加强防守,从一点一滴上完善自我,要求我们强化慎初意识、立足于早,树立慎微观念、立足于小,发扬慎独精神、立足于严。切实做到小事不放纵、大事不糊涂,我们才能够守住拒腐防变防线,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郭光文;《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0日   第 05 版)


抓住抓好总抓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表明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标定航向、规划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就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成为可实施的工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日益深化、不断开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局面的时代要求。经过长期努力,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同时,法治建设任务依然繁重。还应看到,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确保法律实施也是重要工作。要让人们践行法治、遵守法律规范,把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推动法治进步的强大力量。因此,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更加全面广泛地谋划和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各方面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正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

  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科学分析、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对各种矛盾和各项任务了然于胸,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各方面工作,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加强顶层设计、把握工作重点,增强法律制定、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依规治党等各方面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贯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涉及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党内法规各个方面。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才能做到总揽全局、牵引各方,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

  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继续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健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确保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做好党内法规制定工作,推动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法律制定、实施、监督、保障全过程有机统一起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作者莫纪宏,王喜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0日   第09版)


固根本 稳预期 利长远

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根基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更好引导社会预期、调节社会关系、凝聚社会共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把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提升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我们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谱写“中国之治”新篇章提供了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从“社会主义法制”到“社会主义法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我们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把良法善治的要求贯穿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益彰显,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优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我们已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及时把改革取得的经验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只有科学立法,才能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只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提高制度执行力,通过贯彻实施法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有利于系统部署、统筹推进法治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更好发挥法治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推动法治在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展现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面临诸多复杂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只有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才能不断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动力、增添活力。我们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作者封丽霞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0日   第09版)


理论知识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前进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新征程上,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刻认识和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科学内涵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统筹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的科学内涵作出阐释,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法治国家,要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我们党旗帜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举旗定向、纲举目张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我们党清醒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提出来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彰显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充分体现党坚定不移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定不移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表明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彰显了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自信,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突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工作千头万绪。要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高效组织、有序展开,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就能产生“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的作用。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们党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必须抓住这个总抓手,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

  促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后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切实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极大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不断夯实“中国之治”的法治根基。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越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坚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

  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推动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民生领域立法。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犯罪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修订工作,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要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进行。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运用法治手段维护国家利益。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有力维护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要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把拓展执法司法合作纳入双边多边关系建设的重要议题,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体系。

  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伟力。新征程上,谱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篇章,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加强对我国法治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阐释,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经验,阐发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0日   第 09 版)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不断筑牢三晋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篇”,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指引下,国家安全工作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列专章介绍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彰显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真理力量。山西毗邻京畿,又是能源大省、军工大省、宗教工作重点省份,当好首都“护城河”、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坚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全力保障人民安全,时刻绷紧安全发展这根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服务保障国家大局,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一、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时时刻刻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包括国家安全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所在。虎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五年来第三次到山西考察,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为我省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各方面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省委常委会带头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传达,省委第一时间召开全会研究审定实施意见,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浮现画面、体会情怀、牢记教导、感恩奋进,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树牢为民宗旨、进一步摸透省情特点、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努力把忠诚注入血液里、融入事业中、写在大地上。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摸透实情、真抓实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将思想共识转化为贯彻落实的自觉行动和实际成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根本点,坚决有效维护好捍卫好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核心利益、重大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山西是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和电力外送基地,我们自觉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彰显能源大省的责任担当,为中央分忧、为大局出力。2021年,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满产增产,煤炭产量11.9亿吨、增长10.5%;积极统筹省内电力供应和省外煤电保障工作,累计完成煤炭保供4356.02万吨、兑现率达106%,净输出电量1234.7亿千瓦时、外送电力占比33%。

  二是始终做到居安思危。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不断提高应对各种矛盾问题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政治局有关会议精神,带动各级党委(党组)形成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省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家安全重大决策部署,及时研究落实意见,制定行动举措;多次专题研究国家安全重大事项,深入基层调研掌握实情,每季度研判评估经济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风险,深刻把握全省安全形势,推进解决涉国家安全重大问题。

  三是坚决当好首都“护城河”。紧紧围绕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持续加强“两工程一机制”建设,建立清单管理和定期报告制度,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查缺补漏,以最强责任担当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实。坚持管早管小、防微杜渐,深入推进反渗透反颠覆反恐怖反分裂斗争,持续打击非法宗教渗透、邪教滋扰,打好主动仗、持久仗、总体仗。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严防敌对势力网络渗透破坏,切实守好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敏锐洞察、果敢果断,高度警惕涉访涉稳风险,多措并举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各类风险传导蔓延,确保全省政治社会大局稳定。去年排查各类安全稳定风险隐患29.6万件,中央信访联席办交办的第一批重复信访事项化解率达97.52%。

  二、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切实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维护人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统筹疫情防控。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用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果断的措施,抓紧抓实抓细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强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响应和属地“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管控,扎实做好中高风险地区入晋返晋及关联人员排查管控、国际航班经停入境管理、冷链物流和寄递物流管理等工作,督促村(社区)严格落实验码、测温、戴口罩“三要素”,守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底线,坚决守好山西阵地。今年以来,加强精准调度、强化应急处置,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不断健全“防、控、治、研、学、产”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加紧建设全省首个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全力防汛救灾。面对去年10月汾河流域遭遇的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我们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担当,广大党员干部挺在一线,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全力打赢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两场硬仗。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6.34万人,及时抢通河道堤防、道路桥隧、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疫安全。积极推进受损房屋修缮重建,全省核定因灾受损农房57974户,除511户因异地重建暂不具备完工条件外,其余57463户均已竣工,春节前受灾群众顺利完成回迁。

  狠抓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毫不放松地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化行业、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防汛度汛工作,坚持从源头上抓、从短板上抓、从责任落实上抓,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本质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2021年,全省煤矿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8起,死亡11人,百万吨死亡率0.009,同比分别下降33.33%、56%、60.43%,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为牵引,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全科网格”建设,组织法人单位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紧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完善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严密防范经济金融、社会矛盾、个人极端事件等风险叠加共振形成风险综合体,坚决切断风险隐患转化为突发事件的通道,切实维护全省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统筹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筑牢山西安全发展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我们深刻认识到,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维护和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维护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方面,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年度行动计划,坚持先立后破、通篇谋划,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基础,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加快煤矿产能核增手续办理,积极布局矿井产能接续项目,大力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实施重点行业能效提升行动,积极有序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扎实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干熄焦发电、汇集站等重点项目和特高压及外送通道电网工程,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优化组合,提升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能力,为国家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进能源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方面,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主线,大力实施“八大行动”,将产业链培育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建立“链长制”“链主制”工作体系,重点培育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光伏、氢能、现代医药、高端装备制造、铝精深加工、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等10条产业链,确保工业稳盘托底。金融安全方面,坚持地方金融改革正确方向,推动农信社改制化险,深化城商行改革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粮食安全方面,坚持稳粮保供与特优发展相结合,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抓实种业这一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推动我省由种质资源大省向特色种业强省转变。

  维护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安全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忠实践行“两山论”,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省建设,实施好石太高铁生态廊道建设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坚决守好“华北水塔”、筑牢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有力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办结率达99%。持续开展“利剑斩污”行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去年,我省大气优良天数比例达72.1%,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首次迈进“30+”,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6%,大气三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SO2年均浓度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改善幅度,空气质量改善实现历史性突破。

  维护文化安全。山西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的自信之源。我们坚持把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与壮大文旅产业结合起来,一方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尧舜德孝、关公忠义、能吏廉政、晋商诚信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和“文明守望工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

  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必须按照党中央要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速构建现代化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和工作能力。我们要以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为牵引,着力抓好各级党委(党组)国家安全工作述职、督查、巡视等各项工作,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业务培训、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忠诚可靠、坚不可摧、能拼善赢的干部队伍。要以形成合力为方向,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同联动,不断增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的协调度、链接度。要以夯实基础为目标,健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七进”活动,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凝聚“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

  (作者林武为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0日   第 11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6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2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3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