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上海遴选·第54期】上海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上海遴选·第54期】上海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023-03-31| 来源:北辰遴选

一、背景链接

2023年2月27日,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副市长介绍了上海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有关情况。为进一步增强科创集聚区“科技属性”,更好发挥引领和策源作用,加快形成创新“核爆点”,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上海聚焦重点、靶向发力,研究制定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正式发布。


二、深度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内涵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一,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就我国创新发展而言,科技创新提供了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源泉,提供了最基本的创新方式,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空间。历史上的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生产组织和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第二,科技创新是统筹平衡的关键。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协调问题。其中,科技创新是提高发展协调性、平衡性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科技知识在区域间的扩散、促进区域间科技协同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形成协同高效的区域科技创新分工体系,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科技创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钥匙。科技创新尤其是与环境治理相关的绿色技术创新,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存在一个平衡稳增长与碳减排之间关系的权衡问题,绿色技术创新既能够显著抑制碳排放,又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有助于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

第四,科技创新对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来说,科技自立自强好比是“撬动地球”的支点,唯有这个支点坚强有力,国内大循环才能立得起来。同时,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需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在价值链上实现这样的跃迁,最重要的是推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中国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竞争力。

第五,科技创新是共同富裕的杠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不断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分好“蛋糕”。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做大“蛋糕”,为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创造条件。推进科技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技能水平,这就能够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重点

一是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虽然科技发展事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但人才流失、结构畸形,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要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明确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入手。

二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保障、激励、服务作用,政府应坚持以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为导向;要充分重视企业的主体地位和科研院所的原创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前沿技术领域和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引领作用;要集聚创新优势,通过组建“互联网+”联盟、高端芯片联盟等创新联合体,加强企业在战略、技术、标准、市场之间的沟通协作,协同创新攻关。

三是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实践”的快速有效转化是体现一个国家创新实力的重点所在,而我国长期存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问题。要尽快制定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努力构建创新成果的市场评价机制,打破阻碍创新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藩篱。要坚持产业化导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紧紧抓牢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机遇,向绿色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的制造业发展方向迈进,逐步实现“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的融合发展模式。

★《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政策解读

一、总体考虑

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启动建设,经过不断发展,最初的“零号湾”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连同闵行区“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区域约17平方公里拓展为“大零号湾”,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单位”、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区”,并入选科技部、教育部“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名单,成为具有完整创业服务平台和成长培育生态体系的科创集聚区。目前,“大零号湾”已建成投用高能级科创载体18个,入驻硬科技企业3000余家,一大批创新中心和成果项目相继落地,开放式科创街区初具规模。但对照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目标,对标国际标杆科创区域,仍要不断优化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切实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此,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形成《建设方案》,着力抓好“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二是提升成果转化效率。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先行先试,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强载体支撑、培育内生动力,加速集聚“硬科技”上市企业,形成千亿产值规模、万亿市值,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二、主要内容

《建设方案》坚持国际视野,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立足区域实际,提出一系列重点任务举措,可以概括为“3+3+5”:

第一个“3”是明确三个阶段性目标。即至2023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600家以上,估值亿元以上企业70家以上,高层次人才和高能级科技企业加速集聚,基本形成高质量产业集群和高品质创新生态,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至2025年,“大零号湾”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以上,区域产值规模达千亿元级,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面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至2035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科技力量逐步夯实,产出一批具备全球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形成万亿市值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创成果丰富、成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第二个“3”是布局形成“CTO”三大功能区。其中,“C”是核心策源区(Core),以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为核心,依托高密度的创新资源和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源头支撑。“T”是成果转化区(Transform),以沧源路、剑川路为主轴,承接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以及师生“硬科技”创业。“O”是开放创新区(Opening),包括紫竹、江川滨江等区域,重点承接成长壮大的企业溢出和加速服务。

“5”是积极落实五大行动计划。包括22项政策举措,一是创新策源功能强基行动,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创突破能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批功能型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创新主体带动作用。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行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建设,引导高校院所开放共享创新资源,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转化孵化服务链。三是前沿新兴产业引领行动,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形成多个高能级产业集群。四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行动,贯彻落实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保障。五是科创载体能级提升行动,秉承高起点规划、高密度创新、高流量人群、高水平服务、高品质生活的原则,打造各具功能、满足各类创新创业需求的科创载体。

为确保“3+3+5”取得实效,同时推出4项保障举措:

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市级层面,相关部门及闵行区、高校院所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要事项;区级层面,突出闵行区属地主体作用,成立“大零号湾”管委会,会同区域内高校院所、企业等各方主体,合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好用活国家和本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先行先试政策,将“大零号湾”纳入新时代上海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雁阵格局,探索设立“大零号湾”专项扶持资金,引导和鼓励高校校友以及各类社会力量建立“大零号湾”专项基金,推动人才与各方面产业政策深度对接。

三是强化资源支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加大对重点学科、优质产业项目、重大设施平台等创新资源的统筹力度,完善周边交通、住房、教育、医疗配套设施,推动校区、园区、社区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开放式科创街区。

四是加强定期监测评估。建立年度任务分工落实、定期评价、科学监测和反馈调整机制,根据评估情况合理优化调整建设内容和推进机制。

★从“零号湾”到“大零号湾”的变化

从“零号湾”到“大零号湾”,不仅仅是区域面积的相关扩大,并不是简单地从一栋楼到一群楼、从几千平方米到17平方公里这一物理空间的扩大,而是从“创新平台”向“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变。目的就是要通过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类主体集聚,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最终将“大零号湾”打造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核爆点”。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在此过程中,将建立市区两级工作推进机制,发挥好各方作用,形成推进合力,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依托“大零号湾”内的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机构建设和能级提升,不断增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

二是以产业为牵引。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结合“大零号湾”地区优势产业特色,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科研+产业”的创新模式,促进市场需求、研发成果、产业供给的有效对接、高效互动,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同时,着眼于前沿技术、未来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加速培育未来先导性产业。

三是以生态为保障。从创新创业者的需求出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为科研人员、创新主体创新创业“解绑”“松绑”;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同时,对标硅谷、中关村等世界一流创新社区,充分挖掘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紫竹及周边区域各类资源,打造高品质科创街区、科创社区。

★推动“大零号湾”创新策源主要措施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一直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战略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科技工作党委和市科委把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主攻方向,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

为了更好推动“大零号湾”创新策源的源头作用,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一是聚焦创新引领力,布局一批重大科研设施和机构。统筹推进交大、华师大以及相关的龙头企业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重组和新建培育。围绕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包括民非类和企业类的新型研发机构。吸引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或者是跨领域跨部门的创新联合交叉研究。同时,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赋能初创企业,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是聚焦创新竞争力,实施一批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在上海交大开展了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首批试点,华师大成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第二批试点单位之一,通过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给予基础研究更长期更稳定更集中的支持。结合闵行区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将加快启动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项目,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布局数字经济、元宇宙、绿色低碳等新领域新赛道,开展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未来产业技术的研发。

三是聚焦创新驱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围绕国家在上海交大开展的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争取更多的试点项目。将持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科创载体和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能级,打造标杆孵化器;重点支持科技部、教育部批复的上海交大“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培育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高成长性的硬科技企业。下一步,将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设立专门的基金,投早、投小、投硬和投长。举办“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各类高层次品牌化的赛事活动,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氛围。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要求

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融合集成,进一步厚植创新驱动根基。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新建一批九年一贯制示范校、普通高中特色校,启动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提质工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完善校外培训综合监管、行业自律等机制。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打造一批产教融合育人基地、高校科研基地,深化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攻关,做强做优职业教育,扩大职工继续教育“双元制”试点。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探索者”计划,启动新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大力发展研发经济,引进和培育一批具备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为创新主体放权松绑,开展高校院所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扩容提质。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能级,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强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聚焦“高精尖缺”,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锻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振兴等工程,持续壮大科技创新“四支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开展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落实海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等保障措施,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相关要求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战略前沿领域,全面深入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起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攻克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三、实战应用

例题1:《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强调,要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大零号湾”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东西南北四大创新格局之一,是闵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结合给定材料,请谈谈闵行作为建设的主阵地,如何将“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要求:语言流畅,突出重点,逻辑清晰,7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为了进一步抢抓机遇、放大优势,加快《建设方案》落实落地,要加强统筹、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大零号湾”建设发展,让“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一是高水平开展区域规划。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区域优势重点产业,打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瞄准未来赛道,积极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加快培育未来能源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在空间规划上,要建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科创载体,配套布局国际人才会客厅、科创服务大厅等,让科创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找到合适的空间。

二是高标准构建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围绕高校资源溢出,与高校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全力服务校内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成果在闵行转化落地。同时,进一步整合知识产权、市场监管、税务、人才等政务资源,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的科创服务。

三是全链条打造创新生态。树立科技创新全链条观念,加快推动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发起“大零号湾”金融联盟,集聚规模达300亿元的基金,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设立15亿元“大零号湾”专项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创新策源、金融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同时,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存量地块改造和成片开发,争取在“大零号湾”投入千亿资金。

四是全方位提升功能品质。打破有形围墙,打造开放式科创街区,形成开放包容的科创氛围。我们还将聚焦企业、人才所需所求,加快建设体育公园、闵行职业技术学院,未来3年新增5000套以上人才公寓,还将和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共建基础教育园区,并积极筹划建设一家研究型医院。(669字)

例题2:长期以来,市教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支持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五个新城和南北转型等上海重大战略中,能够积极发挥区域内外高校特色优势并取得良好成效,“大零号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结合给定材料,请谈谈如何进一步发挥好高校的作用,助力科创集聚区发展。要求:全面准确,突出重点,语言流畅,6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围绕《建设方案》要求,依托高校科技、人才、文化等资源,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大零号湾”建设:

一是扎根高校学科优势特色供给高水平创新成果。持续推进本市“双一流”建设,不断提升高校知识创造和知识服务能力。一方面,通过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完善科研基地布局等举措,积极提升高校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支持高校积极发挥知识溢出效益,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资源,推动包括交大、华师大等在内的上海高校,以及更多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校科技成果在“大零号湾”转化落地。

二是对接产业需求供给高水平创新人才。一方面,采取专项投入,支持开展人才揽蓄工作,为学校优势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对接机制,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进一步充分发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集聚区平台作用,协同各方力量将其打造成支撑高校人才培养和双创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培养造就一大批既具备较高创新素养又熟悉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三是支撑人文艺术融合氛围的营造。创新创业集聚区的构建离不开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上海交大和华师大在人文、艺术、设计和教育等领域拥有深厚的资源和优势。要进一步支持高校积极探索开放共享相关校内艺术展演场所、图书馆、体育场所等资源,协同各方一道建设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集聚区和宜人宜居生活社区。(628字)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8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8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8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8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8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9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