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江西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江西遴选·61期】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

【江西遴选·61期】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

2023-07-06| 来源:北辰遴选

★热点导读

什么是“土特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一、背景链接

2023年6月14日,省长叶建春在抚州市南城县、南丰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资源禀赋,挖掘发展潜力,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持续完善乡村治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根基越来越稳、农村面貌越来越美、农民日子越过越好。


二、深度解读

(一)中央和国家层面最新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来用好当地资源,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如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如因地制宜打造苹果村、木耳乡、黄花镇等。“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一定规模,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产业梯度转移是个趋势,各地发展特色产业时要抓住这个机遇。总之,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3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改造提升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布局建设一批城郊大仓基地。支持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产品市场供应,确保农产品物流畅通。二是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三是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四是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向县域梯度转移,支持大中城市在周边县域布局关联产业和配套企业。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农高区托管联办县域产业园区。

(二)江西省级层面落实情况

1.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省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效益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形成了“龙头昂起、加工升级、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全省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农产品加工业稳步推进。2020年底,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4:1,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257家。二是农业产业化纵深发展。2020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总数963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2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769家,其中超10亿元的46家。三是富硒功能农业快速发展。立足“赣西、赣南、环鄱阳湖”三大硒资源富集区,初步形成了富硒稻米、富硒果蔬、富硒茶叶、富硒禽蛋等一批“富硒+农产品”发展模式,2020年全省富硒功能农业综合总产值276亿元。四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断拓展。2020年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总产值930亿元,全年营业收入308亿元,培育了4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创建了55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和15个精品农庄(园区)。五是农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2020年底,全省返乡下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超10万人次,培育了13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带头人、7个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40个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形成了全省创新创业发展新格局。

2.发展机遇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省乡村产业发展迎来难得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对农业农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乡村产业发展必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撑。二是市场潜力不断释放。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必将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三是内生动力不断释放。以部省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为契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产生,不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3.面临挑战

当前,全省乡村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发展的“链主”龙头企业不多,农产品以鲜活农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产品品牌存在“散、小、弱”现象,导致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二是要素保障不匹配。虽然政策诸多要素要向“三农”工作倾斜支持,但由于农业本身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风险高等因素存在,在实际操作上仍有不到位现象,资金、用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存在障碍,制约乡村产业发展。三是创新能力不够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不顺畅,模仿多于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不够,农产品加工缺乏高新技术支撑。

(三)江西省级层面最新部署

★2021年2月江西省“十四五”规划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掘农业新功能新价值。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新建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业态,创建一批省级田园综合体和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壮大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培育一批区域性优势特色农(林)业产业集群。实施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方式,与小农户共建利益联结体。加强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2021年11月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技兴农、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深入推进省部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建设,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扎实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2022年2月《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产与提质并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一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扎实推进“优质稻米工程”“优质粮食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实施赣产“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打造1400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不断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保障粮食安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持续完善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快推进井冈山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升级建设。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80%。建设种子资源库、良种研发平台和良种繁育基地等现代种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南繁制种基地建设。推进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农业补贴、农业信贷、农业保险等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完善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二是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推进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到2025年,实现稻米、果蔬茶、畜牧业、水产四大产业突破1200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深入实施林下经济发展行动,重点打造油茶、竹类、香精香料、森林药材、苗木花卉、森林景观利用六大林下经济产业,到2025年,总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围绕建设国家绿色有机农产品重要基地,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管理,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加强产地环境保护治理,深化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大农膜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追溯体系。三是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掘农业新功能新价值。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新建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业态,创建一批省级田园综合体和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壮大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培育一批区域性优势特色农(林)业产业集群。实施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方式,与小农户共建利益联结体。加强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2022年8月《江西省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1.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全链发展、生态优先,按照工业化的理念,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聚焦产业化育龙头、规模化建基地、标准化提质量、精细化强加工、网络化畅流通、市场化拓渠道、品牌化增效益、体系化延链条、多元化促开放,集中力量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单项冠军”,加快走出一条生产、加工、贮藏、冷链物流、销售等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主攻方向。一是稻米产业。紧扣“稳产、优供、增效”要求,确保粮食面积、产量稳定,主推1个100万亩以上、5个50万亩以上的优质稻品种,创新研发推出一批富有江西特色的功能米、免洗米、蒸谷米、米粉、米乳、米油、营养代餐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快发展万年贡米、鄱阳湖大米、宜春大米、永修香米、井冈山大米、麻姑大米、吉内得大米等稻米品牌,打造一批国标一级、二级稻米。二是油料产业。聚焦高产量、高出油率、高品质、高抗性、多功能方向,建设千万亩油菜基地和千万亩高产油茶林,开展油菜(油茶)机收品种和机械联合攻关,做大做强油菜的油用、花用、菜用、饲用等多功能利用,引进低温冷榨等先进加工工艺,做深做强精深加工和规模加工,加强饼粕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创建提升油料品牌。三是果蔬产业。主攻优质化、精品化、市场化,加快果蔬适销品种培育、复壮和引进,持续推进设施蔬菜和标准生态果园建设,加大林下蔬菜开发,推进脐橙、甜柚和蜜橘等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果蔬产加销一体化企业,推动形成果蔬品牌价值超100亿的“一市一品”5个、超10亿的“一县一品”20个。四是畜牧产业。按照强生猪、扩牛羊、兴家禽路径,打造生猪优势产区、赣中南肉牛产业集群、赣西山羊、地方优质肉鸡产业集群、全国优质水禽基地,培育富硒禽蛋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化畜禽屠宰加工业,支持腌制、酱卤等传统畜产品加工工艺改造和冷鲜肉、发酵制品、预制(烧烤)肉品等中式以及西式肉制品开发,打造20家覆盖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的全产业链大型企业,叫响肉类品牌。五是水产产业。围绕创优、创特、创汇推动渔业发展,着力推进百万亩绿色高标准池塘改造行动,加快设施渔业、大水面生态渔业、稻虾、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的创新与推广,大力发展虾蟹、龟鳖、鳅鳝、棘胸蛙等特色水产品,重点培育鳗鱼等出口优势产品。六是茶产业。以“江西茶香天下”为主题,打好生态、文化、科技牌,主攻名优茶、推广大众茶、开发个性茶、做大出口茶。推动新式茶饮、茶旅融合、文创茶品、拼配出口茶等业态创新。七是中药材产业。以组织化、专业化为重点,支持省内外制药、饮片和流通企业发展订单、合作基地,带动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储运等全过程标准化。加大“三子一壳”等道地中药材和黄精、陈皮、覆盆子、艾草等药食同源中药材开发力度,打造“赣十味”“赣食十味”品牌,做强赣产道地药材,提升中药材竞争力。

3.重点任务。一是产业化育龙头。通过支持培育、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龙头企业台账管理、精准支持,推动增量、提质,引导主板上市。创建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构建权责明确、利益联结的组织机制。二是规模化建基地。推进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原料车间”。引导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方式,发展订单生产。深入推进部省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循环种养等绿色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节地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型农业。加快物联网、大数据运用,打造数字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三是标准化提质量。依托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原则,加快制修订标准和操作规程,推动有标可依、对标生产、按标管控。推广“龙头+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团体标准,提升农产品质量。四是精细化强加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全面发展。鼓励企业带动农户建设一批清洗分拣、初制炮制、烘干储藏、预冷保鲜等初加工设施,创新发展提取、分离、纯化精深加工,鼓励开发烘焙产品、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发酵制品,发展1.0版至5.0版全系列预制菜,建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鼓励企业与全国食品专业靠前的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引进运用。五是网络化畅流通。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依托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推进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推行净菜供应、冷链配送等服务。落实好“绿色通道”政策,保障农产品运输渠道畅通。六是市场化拓渠道。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产品经销商、代理商、采购商。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每县培育1家以上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市场主体。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引导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新业态。七是品牌化增效益。大力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赣鄱正品”全域品牌创建,建立品牌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支持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引导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奉新猕猴桃、广昌白莲、新余(寻乌、新干)蜜橘、广丰马家柚、赣南蔬菜、江西山茶油、赣南茶油、“四绿一红”等茶叶、崇仁麻鸡、铅山红芽芋、井冈山农产品、鄱阳湖渔业、军山湖水产、湘赣红等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加快构建富硒“1+N+N”的全域、区域、企业品牌体系。八是体系化延链条。搭建全产业链发展平台,推进“一市一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打造富有特色、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体系,补齐水稻、油料机械化种植短板。九是多元化促合作。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好赣商总会等商会资源,重点对接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重点企业、大型集团,招引一批实力强、活力足的企业来赣投资。加强与农业强省合作,推动市县开展两地农业产业技术、园区建设、企业和改革发展合作。

★2023年2月《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西省委一号文件)

1.推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开发乡土资源,体现各地风土人情,做实“土”的文章,做响“特”的文章,做强“产”的文章,建成符合当地资源禀赋、发展环境的产业集群。大力推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引导各县围绕有机稻米、多功能油菜、特色水果、设施蔬菜、有机茶叶、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选准1-2个作为主导产业,长期扶持培育、重点突破,健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大力培育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产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链和茶叶、中药材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链,做大做强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60个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实施“硒+X”发展战略,支持启动建设12个富硒功能农业重点县,力争富硒功能农业综合总产值突破800亿元。推进现代林业产业示范省建设,实施林下经济发展“三千亿工程”,力争林下经济综合产值达到1900亿元。推进竹产业“千亿工程”,持续支持一批县级竹产业园区建设,培育3家以上竹产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力争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50亿元。健全油茶产业链条,确保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支持开展高新区、经开区托管联办县域产业园区试点。发挥农垦特色优势,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国有农场建设。

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加强与国内知名大型线上线下平台企业深度合作,引进一批行业头部、单项冠军和龙头企业等优势企业来赣投资或合作,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引导各县(市、区)立足本地主导产业、优势品种、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等特色资源,加大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补齐食品加工短板。启动粮食加工类、中药材和预制菜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力争超10亿元的粮食类加工龙头企业达到4家、中药材龙头企业达到5家,超亿元预制菜龙头企业达到15家。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组建一批食品加工“领军型”龙头企业,扶强一批食品加工“骨干型”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引导企业组建联农带农富农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力争新增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超亿元龙头企业850家以上,省级龙头企业数量稳定在1000家以上,全年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实际进资总额达到435亿元以上。

3.做精做深农产品加工。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鼓励引导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强县。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鼓励企业带动农户建设一批清洗分拣、初制炮制、烘干储藏、预冷保鲜、仓储冷链等初加工设施,创新发展提取、分离、纯化精深加工,鼓励开发烘焙产品、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发酵制品,支持30家以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新(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与全国食品专业靠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全面发展。

4.唱响农产品品牌。推进“赣鄱正品”全域品牌创建,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出赣南脐橙等一批“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农业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和短视频等新媒体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在北京、上海、广州、井冈山市等地打造一批高品质江西优质农产品品牌运营(体验)中心。做大做强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奉新猕猴桃、广昌白莲、新余蜜橘、广丰马家柚、赣南蔬菜、江西山茶油、“四绿一红”茶叶、乐安竹笋、崇仁麻鸡、铅山红芽芋等区域特色品牌,以及鄱阳湖渔业、军山湖水产、湘赣红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个,推动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23年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认证“赣鄱正品”品牌100个。

5.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化“数商兴农”行动,在农村发展直播电商、短视频营销、社交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预制菜等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商业设施,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建设,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推广“农产品+大同城”寄递服务,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实施文体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探索省级休闲乡村民宿集群度假区建设,推进休闲乡村民宿星级建设、专业民宿人才培养和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2023年3月《江西省“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1.起草背景和目的。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土特产”文章,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课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省乡村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编制本规划。

2.总体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为总抓手,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全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3.框架及主要内容。主要分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推动富硒功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休闲农业、拓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支持农村创新创业、保障措施等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是介绍当前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富硒功能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创新创业等方面。二是分析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形势。提出当前我省乡村产业发展正处于宝贵的发展机遇期,并分析了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指示精神,构建绿色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二是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兴农带农、坚持集群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三是主要目标。到2025年底,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乡村产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100家,超1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00家,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600亿元。

第三部分,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关键环节,具有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依托稻米、油料、果蔬、畜禽、水产、茶叶、中药材等产业主产区,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全面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全省绿色食品产业链,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发展绿色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多次增值。大力推进副产物绿色循环利用。鼓励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推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绿色循环利用,实现副产物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全值利用。二是合理产业布局。促进加工优势产区形成。重点支持稻米、油料、果蔬、畜禽、水产、茶叶、中药材等产业的链主型龙头企业向优势特色产区集聚发展。促进加工产销有效对接。在全省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主食、预制菜、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快餐食品等加工与配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便捷化需求。促进加工园区稳步建设。积极推进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培育乡村产业新“增长极”。三是聚焦重点加工。优质稻米加工。围绕全省稻米区域性公共品牌,在粮食主产区发展稻米适度加工。创新研发推出一批有江西特色的功能米、米粉、米乳等稻米精深加工产品,综合利用碎米、谷壳等副产物开发米蛋白、稻米油、营养代餐等衍生产品。畜禽产品加工。推动畜禽就地屠宰,提升畜禽屠宰加工技术及装备水平。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提高冷鲜畜禽肉品加工比重。提升畜禽肉品精深加工水平,开发酱卤制品、中式肉制品、西式肉制品、休闲食品、预制调理食品、营养保健产品与副产物高效利用。水产品加工。在主要养殖区发展初加工、保鲜、精深加工。重点开展小龙虾加工、鳗鱼加工、龟鳖加工、休闲鱼食品、功能保健品等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果蔬产品加工。重点发展果蔬益生菌、果蔬发酵、果蔬粉、果蔬汁、果酒、果蔬休闲食品、调味品等精深加工,加强对赣南脐橙、南丰蜜桔、井冈蜜柚和广丰马家柚等副产物开发增值利用,开发色素、精油、果胶、膳食纤维、饲料等产品。油料加工。提高油菜、油茶、大豆、芝麻、花生等油料的产地干燥、分级、榨油等初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推进油菜、山茶油的精深加工,利用茶饼粕等开发茶皂素、日化用品、环保用品、生物活性物质等高附加值新产品。茶叶加工。提升茶叶加工装备的清洁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开展精品茶、冷泡茶、茶饮料、茶粉、茶氨酸、茶色素、抹茶等精深加工。中药材加工。推进中药材炮制加工、加工饮片和颗粒精深加工。围绕黄精、野葛、枳壳等道地药材加工,开发保健食品、优质品牌饮片饮料、食品添加剂、医用等产品。对中药材的非药部分,结合中药农业开发绿色中药兽药、中药农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新型制品。富硒农产品加工。对富硒大米、富硒水产、富硒果蔬、富硒禽蛋产品、富硒茶叶等进行适度加工,以保存有效功能营养成份;同时发展富硒功能性食品、果汁果茶饮料等制品。豆制品加工。推进传统豆制品加工工艺和设备升级改造,丰富豆制品产品类型,推进富硒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功能肽生物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大力发展旅游及休闲豆制品、预制菜等新产品。预制菜加工。依托“赣菜”“客家”“红色”“阳明”等餐饮资源和文化资源,发挥绿色、有机、富硒的特色农产品原料优势,大力发展即配、即烹、即热、即食等全类型预制菜加工,推进预制菜产业园建设。

第四部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绿色食品产业链是由育种育苗、现代种养、食品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服务供给等涉及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服务端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系统。一是构建全产业链。聚焦主导产业建链。依托稻米、生猪、水产、果蔬等优势产业,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和营销服务网络,不断延伸产业链,创建一批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聚焦科技创新强链。以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为重点,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研发一批集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发酵等自动测量、精准控制、智能操作于一体的绿色储藏、动态保鲜、快速预冷、节能干燥等新型实用技术。聚焦市场体系补链。以全国供销合作社在江西的区域性批发市场为中心,联接全省现有的各类相关专业批发市场,升级组网建立集现代仓储、冷链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贸易促销和推介活动,开展商贸洽谈,扩大江西绿色有机食品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聚焦龙头企业壮链。在稻米、蔬菜、果业、水产、茶叶、种业、中药材、饲料、林业、油料、食用菌、家禽、生猪、牛羊等14个产业,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集中打造一批引领发展、联农带农、辐射带动的“头雁”“雏鹰”龙头企业。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化。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化“政银企”合作,落实解决好龙头企业“融资难、用地难、转型难”问题,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形成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动态监测,递补、新增一批综合实力强、创新动能大、带动范围广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围绕全省农业七大产业、富硒功能农业、绿色食品产业链,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创建,推动核心企业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促进,共同发展。推进产业业态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鼓励农业与加工流通、文化和旅游、科普教育、健康养生、信息技术、商贸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三是推进集群集聚。加快“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依托各地资源与产业优势特色,建设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推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聚焦1-2个主导产业,支持提升良种繁育、原料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集中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品种品质优良、基地建设规范、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四是稳步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强化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大力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挖掘宣传一批老字号品牌、做大做强一批产业优势品牌、培育壮大一批企业自主品牌,打造一批品质优、品相好、品牌响的江西优质农产品品牌“赣军”。推进认证品牌体系建设完善。立足我省稻米、生猪、水产、果蔬、茶叶等产业,持续开展“赣鄱正品”品牌认证,对已认证的品牌实行定期审核与退出机制,将“赣鄱正品”子品牌数量稳定在300个左右。加强优质农产品营销推广。完善江西优质农产品营销体系,开展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扩大江西绿色有机及富硒农产品销售范围,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影响力,擦亮部省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及富硒农产品金字招牌。

第五部分,推动富硒功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唱响富硒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省富硒功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硒+X”发展战略,以绿色富硒耕地为基础,以建设富硒高标准基地为抓手,以生产加工标准化、质量全过程溯源为保障,推动富硒功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走出一条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益、强龙头、强技术、强品牌、强监管的富硒功能农业发展之路,让“最好的富硒农产品在江西”唱响全国。二是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布局。在空间布局上,综合考虑绿色富硒土壤资源分布状况、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基础等因素,以赣西、赣南为主的24个县(市、区)为重点,分层次发展富硒种养业、精深加工、康养旅游业,辐射拓展到省内其他富硒地区。在重点产业上,着力推进富硒稻米、富硒水果、富硒蔬菜(竹笋)、富硒油菜、富硒茶叶、富硒禽蛋等六大产业;在平台载体上,全产业链打造重点县区、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基地、重点企业、重点品牌等六大重点,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升级。三是富硒功能农业重点任务。重点实施富硒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行动、标准引领行动、产业提升行动、品牌培育行动、服务支撑行动、开放合作行动等六大行动。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建立“联强创新”技术平台,开展招才引智行动,引导省外专家团队参与我省重点区域、重点品种有机硒含量标准化的技术研发。强化创新技术集成平台,加强“产学研用”协作,对三大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实施标准引领行动。加快富硒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参与富硒省级地方标准研制。推动检测认证体系建设,鼓励富硒重点县建设硒含量快速检测点,引导和鼓励富硒经营主体开展富硒农产品认证。实施产业提升行动。加强富硒土地资源调查,选择10个左右重点县(市、区)开展1:10000的精细土地质量调查。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每个主导产业打造支撑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链主企业,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工作室)。实施品牌培育行动。鼓励各类富硒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将富硒品牌纳入“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江西绿色生态”品牌战略和“赣鄱正品”体系。畅通市场营销渠道,打造集科普宣传、产品展示、销售对接、品牌推广、消费体验、快速检测“六位一体”的富硒体验展示馆。实施服务支撑行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富硒功能农业人才培养。开展金融保险服务,创新推出富硒功能农业专项金融服务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探索创新推广富硒功能农产品价格指数、气象指数等特色农业保险。实施开放合作行动。开展招大引强行动,引入加工和市场型龙头企业来赣投资。推动对外合作交流,推动江西与省外先进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科研攻关合作。

第六部分,全面提升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力争我省成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后花园、全国休闲旅游度假的目的地。一是聚焦特色农业休闲区。聚焦“都市城郊型”农业休闲区。依托大中城市城郊区位和农业生产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半小时、一小时休闲旅游圈。重点发展科普文化、农耕体验、文化休闲、健康养生、观光农业等业态,在“学、耕、戏、淘、归、赏”上,满足市民下乡休闲消费需求。聚焦“景区互补型”农业休闲区。重点在名胜风景区周边发展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特色农业游、农家乐游、研学亲子游等,利用景区条件发展一批有特色、差异化的森林人家、健康氧吧、农家生活体验等旅游新业态,重点提升婺源、井冈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三百山、丫山、靖安、瑞金等大景区互补型的生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地。聚焦“民俗体验型”农业休闲区。支持高品质打造以赣南客家风情、畲族风情、景德镇瓷俗、樟树药俗、鄱阳湖渔俗、吉安庐陵文化、万年稻作文化、崇义上堡梯田文化、傩舞及各地传统农耕习俗等特色风情休闲旅游点。聚焦“乡村融合型”农业休闲区。在油菜花海、梯田茶园、养殖池塘、水库河道与湖泊等传统农区,发展景观农业、农事体验、主题采摘、特色动植物观赏、休闲垂钓与定制农业等,开发“后备箱经济”“乡村伴手礼”等休闲产品。聚焦“乡宿集群型”农村休闲区。在有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的农村地区,围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推进“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让美丽乡村更聚人气、更加宜居、更有活力,发展更可持续。二是打造精品乡村休闲品牌。着力优化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引导各地发展特色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休闲农业,形成行行有特色、县县有差异、业态多样化的科学布局。在五类特色农业休闲区基础上,把乡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和农林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纳入休闲农业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培育休闲农业精品点。按照“点线面结合”思路,重点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精品景点,培育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品牌。着力打造休闲精品线路。统筹打造一批丰富多彩的赣品生态休闲旅游线路。依托各地优势特色资源,推出一批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引导有条件的休闲农业园建设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三是开展“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发展休闲乡宿产业。聚焦“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的租赁期限规范、建设用地配套、金融扶持、特种行业许可证办理、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乡宿业主与乡村关联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营销推广”等情况,创新扶持激励政策举措,推动休闲乡宿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创建“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重点围绕规划建设、扶持政策、推进机制、建设成效、乡宿“四带动”效应等五个方面,创建一批“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创建星级休闲乡宿。聚焦设计有品韵、建设有品相、服务有品质、体验有品位、营销有品牌等“五品”标准和带动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盘活、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地方农副产品销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四带动”特色,创建一批星级休闲乡宿。

第七部分,推进农村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创业带头人,营造创业新空间,加快形成以创新带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格局。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培育创新创业带头人。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创业。培育一批充满激情的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发挥“头雁效应”。培育在乡创业能人。挖掘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鼓励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创办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带动创响“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产品。支持全产业链创新创业。引导创业主体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禀赋,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围绕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不断拓展创业空间。二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引导农村创新创业联盟发展壮大,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民合作社、农业规模种养基地等各类平台,整合、建设一批乡情浓厚、特色突出、设施齐全的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基地),吸纳入驻一批农村创新创业企业与人才。建设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依托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大中专院校等平台和主体,引导有条件的高校与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体验”于一体、“预孵化+孵化器+加速器+稳定器”全产业链的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推选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引导各地培育政策环境良好、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创业业态丰富的典型县,总结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案例,推选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三是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带头人创业导师队伍。重点从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选手中,遴选一批经验丰富、成效显著的创业成功人士,为创新人员提供经验分享等指导服务。强化农村创业培训。结合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等,开展农村创新创业培训。鼓励涉农科研教学单位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打造创业成果展示平台。举办全省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励志故事讲台、创建比拼擂台,辅导、孵化、推介一批特色鲜明、高效实用、带动作用强的优秀创意项目和创业主体,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第八部分,保障措施。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要素保障、营造良好氛围等三个方面明确了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的保障措施。

★2023年5月《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1.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优势龙头企业。一是引进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头部龙头企业。聚焦稻米、生猪、家禽、蔬菜、水果、油茶、茶叶等优势主导产业,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经济500强企业及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瞄准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高地开展精准招商,邀请一批头部龙头企业来赣投资合作。二是引进一批行业领头的“链主”龙头企业。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引入一批贯通上下游发展的“链主”龙头企业,引导“链主”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由“卖原料”到“卖制成品”转变。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招引组建一批食品加工大型龙头企业。三是引进一批创新力强的科技领军型龙头企业。围绕制约生物农业、功能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卡脖子”技术,加强与国内“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对接合作,引进一批集成创新实力强、行业带动能力强、市场开拓力强的农业科技领军型企业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引领项目。四是引进一批配套完善的流通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知名大型线上线下企业深度合作,对接一批国内外有影响、有资源、有订单的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上连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环节,下连农贸、超市等零售终端和酒店、餐馆、食堂等消费终端的龙头企业,促成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和交易中心等项目落地。

2.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龙头企业。一是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依托部省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发挥江西绿色生态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的“三品一标”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做实“土”的文章。以“地名+特产”为导向,鼓励企业传承发展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中华老字号”“江西老字号”产品,做响“特”的文章。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做强“产”的文章。二是聚焦精深加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采取新建、扩建或技术改造等方式,鼓励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延长加工端链条,大力开展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实施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产业链条较长、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三是聚焦品牌塑造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进“赣鄱正品”全域品牌创建,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健全北上广、南昌及井冈山优质农产品品牌运营中心。引导龙头企业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和内涵,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批引领新型消费需求且“记得住”“叫得响”的知名品牌,让我省品牌农产品进入国内高端市场。四是聚焦商贸流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围绕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探索一批集农产品买卖、行情资讯、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大力发展预制菜,推动一批“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进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支持建设改造冷库等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发挥国内大型电商企业的流量优势,引导农产品及预制菜企业加强与大型电商企业的对接合作,打开电商销售渠道。五是聚焦数字赋能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鼓励龙头企业应用数字技术、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信息资源,发展产业互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上中下游各类主体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六是聚焦科技创新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围绕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关键技术、高价值环节和农机装备研制等方面,聚焦稻米、生猪、家禽、水产、水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农业种源,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加快研发自动化、智能化、单机多功能的食品生产及检测设备,不断完善“区域性科研+企业科研”攻关模式。七是聚焦联农带农益农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主体跟进,共同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资金、设施等要素,直接或间接入股龙头企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参股龙头企业,建立联农带农益农利益共享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等多种合作模式,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培训指导、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等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四)江西省级层面最新会议要求

★2023年2月24日江西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2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4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0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2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4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0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2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4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0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2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4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0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62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47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0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