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贵州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贵州遴选·66期】和美乡村建设

【贵州遴选·66期】和美乡村建设

2023-09-21| 来源:北辰遴选

热点导读

“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本领、美在农家爽精神、乐在农家展新貌。“四在农家”是贵州省在“三农”工作中创造的成功做法,也是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四在农家”活动的产生:“四在农家”活动开始于2001年,起源地是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当时的“四在农家”活动还未形成规模,只是中共余庆县委、余庆县人民政府为了提高余庆农村生活水平开展的一次“群众投入为主、政府帮扶为辅”的活动。由于这项活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调研论证,认为“四在农家”见效快、实惠性强,故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在 2001年底行文要求全市广大农村开展“四在农家”活动。由此拉开了遵义市“四在农家”活动的序幕。

“四在农家”活动的成效:遵义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好载体,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普及遵义、推广全省、影响全国。2006年2月,《求是》杂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对遵义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了集中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典型。2007年、2008年,遵义市继续深化创建内容,丰富创建内涵,适时引导、推广“黔北民居”建筑,成为黔北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遵义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2010年,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农民自发编唱《十谢共产党》,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热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与赞扬。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余庆县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拓宽了农民“富”的途径、凸显了农民“学”的效果、丰富了农民“乐”的内容、提升了乡村“美”的内涵,全县乡村处处展现新魅力、新姿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正逐步成为余庆乡村的一抹亮色。


一、热点链接

2023年8月2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在省农业农村厅主持召开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二、深度解读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背景形势

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这是党中央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指明了方向。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和美乡村建设既是党中央在三农领域的重大政策创新,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指导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

和美乡村是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之美、文化兴盛之美、经济发达之美、城市繁荣之美、乡村振兴之美、社会和谐之美、人民幸福之美的乡村版诠释,是“美丽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乡村环境塑形与乡村文化铸魂齐头并进的新目标、新愿景。

和美乡村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升级版”,是人居环境美好、人文生态和谐、人际关系和睦,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全面协调发展的乡村。一方面,它注重乡村现代化建设,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乡村,做到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另一方面,它更注重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的提升,体现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乡村现代新风尚。

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提出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乡村建设新部署,呼应“美丽中国”理念,并随之开展了系列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专门提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

2023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面向新发展阶段做出的新部署,是政策继承、实践延续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二十大报告相关表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要意义

(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当前,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新时代新征程,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起点,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补上“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三农”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总书记强调,要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这些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乡村面貌发生焕然一新的变化。农村不是凋敝落后的代名词,完全可以与城镇一样,建设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承载地。2021年,我国农村户籍人口7.6亿人、常住人口4.98亿人,未来即便是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还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他们与城镇居民一样,也向往在居住地就能过上现代生活。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基因密码,也是新时代提振农村精气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逐渐衰落凋零,一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加速消失,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亟待纠正治理。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进一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

(一)农村要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离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村道路、供水、能源、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厕所、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条件还需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需要紧紧围绕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努力实现:农村基本生活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信和物流等生活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备,农村住房建设质量稳步提高,生产生活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县乡村统筹配置、合理布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环境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卫生厕所进一步普及,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乡村风貌各具特色。村庄风貌突出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地域特点,既个性鲜明、富有特色又功能完备、设施完善,保留乡风乡韵、乡景乡味,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二)农村要创造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现在越来越多农民选择离土不离乡,在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有1.62亿农民工在县域内就业,占全国2.93亿农民工总数的55%。需要全面拓宽乡村发展空间,增加县域就业容量,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努力实现:乡村就业更加充分。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得到有效开发,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近、稳定的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稳定外出务工就业,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就业技能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乡村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农村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不断强化,各类人才留乡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

(三)农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乡村振兴不能仅盯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改善,忽视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抓实建强,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乡村善治水平显著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农村移风易俗取得扎实进展,农民精神风貌全面提振,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农村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环境始终保持稳定。

(四)城市和乡村要各美其美、协调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也是客观规律。需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自由流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得到有效保护。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扎实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任务措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从政治高度和全局高度,抓紧抓好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是第一位的。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才能让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做大做强种养业。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全面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树立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导向。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带动作用,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正确把握工商资本在发展乡村产业中的作用定位,设置好“红绿灯”,加强全过程监管,引导工商资本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与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不仅要巩固下来,还要有进一步的发展,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干预,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出现整乡镇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要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整合各类资源补短板、促发展,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持续巩固提升,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要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长效化帮扶机制。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救助资源整合,实施分层分类帮扶救助,筑牢兜底保障网,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抗风险能力。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引领,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防汛抗旱、数字乡村等设施建设,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建设项目。要坚持不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传承好历史记忆,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要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加快填平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变化,加大县乡村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和统筹配置力度,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分级解决不同问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乡村建设主要是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问题,不是要另起炉灶搞新村建设,更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搞大规模村庄撤并、赶农民上楼。

(四)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村治理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农村社会稳定安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坚定不移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各类乡村组织的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发挥县级在乡村治理中领导指挥和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整合乡镇审批、服务、执法等各方面力量,提高为农服务能力。更好发挥村级组织基础作用,增强村级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能力。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推行乡村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

(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城市滞后,主要在于适应农民群众特点的载体平台少。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和引导,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农村受众和对象,增加更多具有农耕农趣农味、充满正能量、形式多样接地气、深受农民欢迎的文化产品供给。要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明确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找准实际推动的具体抓手和载体,划清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的界限,旗帜鲜明地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六)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大中城市相比,在县域范围内打破城乡分割格局,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成本更低、更具现实可行性。要推动形成县乡村统筹发展的格局。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加大县乡村统筹发展力度,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县域内统筹布局,持续推进县域内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推动在县域内基本实现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政策体系,逐步在县域内打破城乡的界限,淡化市民农民概念,推动形成农民在工农之间自主选择、自由转换,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进退有据的生产生活形态,把县域打造成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

(七)健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机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抓,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民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切实提供好基本公共服务,做好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公共设施建设等,农民应该干的事、能干的事就交给农民去干,健全农民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行管护的机制。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社会风俗习惯不同,再加上农村工作直接为农民服务,随时接受农民检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紧密结合实际谋划和推进,坚决防止和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以优良作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有关要求

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持续开展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要发展乡村产业“壮体”,大力发展特色种养、特色加工、电商物流、乡村旅游等各具优势的乡村产业,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要推进乡村建设“塑形”,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加快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加强乡村治理“铸魂”,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快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引导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留住浓浓乡愁。

★贵州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着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作样板,在拓展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上作样板,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上作样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3+1”保障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及时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高质量做好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增收工作,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5%以上。持续深化粤黔东西部协作,全面落实两省关于建立更加紧密结对帮扶关系的部署,持续推进粤企入黔“双百”行动,拓展产业、劳务、消费、人才等重点领域协作。分类盘活闲置低效扶贫项目资产,确保持续发挥效益。

二是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持续提升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坚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规范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7万亩,粮食和油菜单产分别增长2%、3%,完成国家下达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切实减少粮食生产、储存、加工各环节损耗,降低储备成本,坚决杜绝浪费行为。扎实做好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生猪、蔬菜等重要民生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三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聚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林下经济,优化种植养殖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5%。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0个,积极推动“黔货出山”。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以县域为主体,推进原料基地与加工企业优化布局,积极发展净菜生产等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以上。拓展农业观光、体验等多种功能。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完善联动带动机制,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加快发展,新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户、规上农业企业50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2000家以上。加快补齐农业科技服务短板。开展山地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0%左右。

四是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全覆盖。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0%,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70%。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健全用好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更好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积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文明新风润泽乡村。

★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精神

2023年8月2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在省农业农村厅主持召开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提供坚实支撑。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少波,副省长罗强参加。

徐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21年2月视察贵州时指示我们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为做好我省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决扛起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重大历史使命,全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积极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

徐麟强调,总书记2015年6月视察贵州时对我省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给予肯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不断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围绕“富在农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入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更好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要围绕“学在农家”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引导更多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大力引进外部人才、培育本地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要围绕“乐在农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乡村优秀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要围绕“美在农家”打造农民美丽家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徐麟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贵州现代化建设的底线任务,要抓实动态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抓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两个重点”,用好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两个力量”,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当前,要着力抓好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促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徐麟强调,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各相关部门要主动担当、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着力整治“三农”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


三、实战应用

问题1:2023年8月22日全省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贵州省乡村振兴局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题调研组拟于2023年9月*日至9月*日在全省调研和美乡村建设情况,假如你是调研组成员,请起草一份调研方案,供领导参考。要求:内容全面、语言简洁、突出重点。不超过400字。

【参考作答】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题调研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乡村振兴,调研组拟在全省开展调研,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研目的: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摸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调研时间:2023年9月*日—9月*日,共*天。

三、调研地点:全省9个市州

四、调研人员:乡村振兴局副局长XX任组长,综合处、开发指导处、督查巡查处等处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共5人。

五、调研方式:实地调研、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形式。

六、调研内容:了解村庄规划布局合理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示范创建参与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做法成效、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七、工作要求:1.提高认识,把此次调研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2.实事求是,深入开展调研,切实将实际问题找深找实。3.严肃纪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


例题2: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谈谈这一字之变的内涵。无字数限制。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385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16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18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5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385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16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18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5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385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16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18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5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385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16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18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5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385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16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20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18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564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