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好文天天读 > 好文天天读 > 20231116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31116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3-11-16| 来源:北辰遴选

高层声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习近平

  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全局,坚持系统观念,谋定而后动。要坚持重点攻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同时,要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统筹兼顾,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当前,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迎难而上、接续攻坚,以更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要做足统筹协调的大文章,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道理所在。同时,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我们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对于严重透支的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要严格推行禁牧休牧、禁伐限伐、禁渔休渔、休耕轮作。对于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突出问题,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修复,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荒则荒。对于生态系统受损严重、依靠自身难以恢复的区域,则要主动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市群,要积极探索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深度融合的新路子,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发挥这一公共产品的最大效用,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防止过度索取、肆意破坏,就要有明确的边界、严格的制度,做到取用有节、行止有度,这就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坚持运用好、巩固拓展好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等做法和经验。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执法监管,切实做到明责知责、担责尽责。要建立健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要进一步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用好绿色财税金融政策,让经营主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合理回报。要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决不能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对于传统行业,不能简单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新局面。

 

面试热点

“带得走”的乡村文化能“出圈”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内,孩子们正围着几位手艺人,观看各类非遗展示。20米长的剪纸长卷、方寸叶片上雕出的万千造型、瓷瓶上粉润柔和的色彩等,无不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百年老村的文化底蕴。

  文化成为产业,不仅能留住历史文脉,也能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多可能。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有特色,发展才有活力。特色从何而来?“想‘出圈’,要靠文化产业。”白滩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广宇回答得很干脆。依托传承的非遗技艺,白滩寺村与天津市民俗文化艺术协会合作,利用村里2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建起研学基地,形成“传统研学+农事体验+农家乐”旅游路线,走出一条“特而精”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乡村文化渗透在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村子最具辨识度的名片。村名的背后,可能藏着一代代人的故事;村庄的建筑布局、生产方式,彰显着先祖生存的智慧。深挖文化资源,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乡村农文旅产业的发展中,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片,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

  发展文化产业,就要从文化的视角看产业。所谓“高兴而来,满载而归”,游客带走的是物质产品,更是精神体验。天津市蓟州区小穿芳峪村与“津门老字号”渔阳酒业合作,复兴“小穿烧锅酒”品牌,为传统品牌寻找现代载体,把传统民俗传承下去。找准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点,在保留乡村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开发土特产和其他文旅供给,有利于激活乡土文化的生命力,让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点。

  当然,如果没有丰富的产业形式,文化也很难成为大产业。所以,加强文化与产业融合,也要换个角度,从产业的视角看文化。在研学基地,手艺人的“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孩子们对感兴趣的非遗技艺,不仅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能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文化成为“带得走”的产品。发掘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形式,催生文化消费新模式,打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和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项目,乡村文化就能更好满足人们的期待。

  文化是乡村的“魂”,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和内生动力。传承好文化,带动产业振兴,以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托起更多人的诗和远方,乡村振兴之路将走得更稳更好。

  (摘编自《天津日报》)孙一琳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第 06 版)

 

议论文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景德镇市考察调研时,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不时赞赏他们的手上功夫和工匠精神,鼓励他们秉持艺术至上,专心致志传承创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工匠精神源于“工”这一古老的职业。《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工”的职责就是造物,精湛的技艺是工匠的立足之本。庖丁解牛、鬼斧神工、炉火纯青等成语,都是对工匠技艺的形象表达。

  工匠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高铁动车、航天飞船等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着劳动者独具匠心、精雕细琢、尽善尽美的追求和坚守,蕴含着严谨、执着、敬业、创新等可贵品质。16岁开始学砌墙的邹彬,勇夺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我国砌筑项目奖牌零的突破。“海岛”电工赵儒新,三十多年如一日,为服务12座小岛上237户居民的生活需要全天候“待命”。对个人而言,掌握一技之长,淬炼精湛技艺,能够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出彩。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新益求新的工匠品格,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要围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产业链、创新链代际跃升,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加大对优秀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表彰奖励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激发弘扬工匠精神的内驱力。在全社会讲好工匠故事、褒扬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文化,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激励各行各业技能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匠心聚,百业兴。秉持工匠精神,人人创新创优,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就一定能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朱步楼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第 09 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以守正创新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守正创新中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守正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离不开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顺应新时代新征程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紧贴亿万人民创造性实践,用中华文明的当代创造,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应对百年大变局,需要在守正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各种新旧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交织发酵,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伟大的创造往往就孕育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征程上,更加需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为应对百年大变局提供精神指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不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在守正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唯有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创造优秀文化成果,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才能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在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文明交流互鉴。开展文明对话,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作者徐晓明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第 09 版)

 

策论文

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着力提升产业体系韧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提升产业体系韧性,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

  建设高端的产业体系。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产业体系的高端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构建高端的产业体系,有利于我们在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和安全性上掌握主动权。这就需要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集中创新要素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一是发挥体制优势。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织优质资源集中攻关,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二是加快机制创新。赋予创新主体研发技术路线和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促进研发经验及技术常态化积累,优化科技成果评价与创新激励制度,着力破除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各种障碍。三是培育载体。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完善科技服务团工作机制,打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最后一公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使其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要力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四是强化投入。健全多层次创新引导基金、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机制,优化创新基金投向和使用效能。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优化科技金融生态,加强技术创新各环节资金保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建设开放的产业体系。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产业体系循环不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聚焦疏通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堵点,提高产业体系国际化程度,构建开放的产业体系。在对外开放战略方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动产业、技术和产能投资“走出去”,提高我国与贸易投资伙伴国的产业体系合作强度,确保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体系具有多元化的稳定支点。在制度型开放方面,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资力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在推动数字互联互通方面,积极为构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作出贡献,推进数字网络基础设施、物流环境和数字技术水平等全面升级,健全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机制。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施技术含量高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开放条件下产业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韧性水平。

  建设畅通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体系韧性,增强产业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需要畅通商品和要素流动。一是优化要素配置。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要素跨区域、跨行业高效流动,促进要素集聚方向与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相匹配,高质量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不同区域产业空间转移和优势互补,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提供内生动力。二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提供完善的软硬件基础。三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需求牵引供给、用供给创造需求,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充分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各类资本投入产业体系关键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打造具有较高市场活跃度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肖兴志为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0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6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0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6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0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6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0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6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60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37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91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46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