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研究的重要讲话,既有对重要性的阐述,也有对必要性的说明;既讲清了“做什么”,又说明了“怎么做”;既有对当前工作的考量,也有对长远谋划的分析,为考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意义分析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还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途径,不仅关系民族根脉的延续,也关系精神纽带的维系,更关系文化自信的涵养。我国考古工作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对策措施
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规划是前提。考古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用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看待考古工作。要集中力量、集中智慧、集中资源,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强考古资源调查和政策需求调研工作,围绕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体安排,提高考古工作规划水平。
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阐释是途径。考古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加强与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的交流。要加强研究阐释工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地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保护是关键。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与魂。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有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负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队伍是保障。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要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队伍,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
结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以考古资料实证中华大地五千年文明,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下大力气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在探索、阐释、保护、弘扬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就一定能夯实文化自信之“基”,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摘自: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