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6月21日,重庆潼南区发生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令人震惊,令人痛惜,给各地各校再次敲响了警钟。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务必引以为戒,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各项要求,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面试视角
(情感引入)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各地儿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近日,重庆发生一起儿童溺水事故,造成8名小学生身亡。看到这样的新闻让人特别难受,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样的悲剧几乎年年都有。
(原因分析)其背后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共同关注:
一是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孩子好奇心强,去过几次“没事”,产生侥幸心理。同时,又缺乏识险避险、自护自救能力,面对意外不知道如何处置。
二是家长教育监管不足。儿童溺水时间多发生在每年暑假,地点往往发生在农村,反映出家长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还有一些农村娃“被留守”,难以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三是学校教育流于形式。一些学校“重学习轻其他”,安全教育不到位,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四是政府宣传管理不够。部分水塘、水渠、河流等危险地段,缺少安全警示牌等。管理不规范、救护设施缺失,安全隐患不断。
(对策措施)
一是学生意识要增强。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和溺水危害,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反复提醒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更不要到无人看护水域玩耍;遇到他人溺水要沉着应对,以最快速度寻求大人帮助,不要贸然盲目施救,造成更大悲剧。
二是学校教育要落细。疫情期间开展线上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把防溺水安全教育要做实做细做到位,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都必须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疫情结束后,开展应急演练,掌握安全技能;开设游泳课程,提高防溺水技能。
三是家长监护要落实。要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及时向家长进行防溺水风险提示,督促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离校期间溺水事件的发生。
四是政府管理要落地。政府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点水域隐患治理。排查梳理风险隐患点,该修缮的修缮,该设警示牌的设警示牌,完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日常巡查,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认知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是安全教育的应有之义。唯有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年复一年中小学生溺亡的悲剧才能真正终结。
原文链接:
落细落实落地 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第3号预警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6月21日,重庆潼南区发生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令人震惊,令人痛惜,给各地各校再次敲响了警钟。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务必引以为戒,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各项要求,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一是宣传教育要落细。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和溺水危害,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要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提醒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更不要到无人看护水域玩耍;遇到他人溺水要沉着应对,以最快速度寻求大人帮助,不要贸然盲目施救,造成更大悲剧。
二是家长监护要落实。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及时向家长进行防溺水风险提示,督促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掌握孩子行踪,切实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离校期间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是风险防控要落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点水域隐患治理。特别是南方河网密集地区,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完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