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超前谋划好,方案制定好、具体落实好,求真功、求实效
进入秋冬季节以来,保蓝天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在网上,关于“拉尼娜”的传闻时有传播。“拉尼娜”现象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大范围变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程度的现象。一些人期待“拉尼娜”到来,是因为冷空气会变得频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事实上,从治霾一线来看,保蓝天不应该寄托于天气的偶然因素,而应该把大气污染防治落到实处。确保“十三五”时期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十四五”时期蓝天常在,应该摒弃侥幸心理,面对现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构筑保卫蓝天的制度堤坝。
要排除各种干扰,坚守靠实干才能保蓝天的信念。从落实“大气十条”,到蓝天保卫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既不能靠风,也不能靠等,更不能被各种各样的错误认识所迷惑、所动摇,要始终如一坚定大气污染治理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要抓住各项重点减排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鼓作气干到底,无论“拉尼娜”来不来、起不起作用,都要坚决克服各种松懈麻痹思想,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把秋冬季的污染减排工作,特别是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超前谋划好,方案制定好、具体落实好,求真功、求实效。
要统筹谋划污染源管控工作,确保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扎实落实好“六稳”“六保”和持续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必须立足大局,统筹安排。一些地方在今年秋冬季出现空气污染,与没有预先充分考虑疫情防控保障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排放量会对重污染天气造成影响有直接关系。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城市制定的秋冬季减排清单中,尽管有全社会减排总量大盘子,但多数没有把上述保障企业在应急响应期间不限产、不停产所形成的污染量考虑进去,也没有安排其他减排项目来抵消这些增加量,导致排放量增加,意外重污染在本地形成后又殃及邻市。当前和今后数月,要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秋冬季目标任务,就要尽快弥补好类似可能存在的工作漏洞。
同时,要精准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通过做实重点工作保蓝天。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大力倡导和践行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在精准控污、精准抢争优良天、精准落实环保各项法规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最大限度防治污染、保住蓝天。
李春元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27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