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遴选考试而言,面试是上岸前的最后一个关卡。然而相较笔试相对充裕的考试时间,面试的时间通常只有十到二十分钟,考生的精神和思维处于更为高压的状态。面试是对考生个人气质、言谈举止、心理素质、综合能力的立体式考察,尤其是在结构化面试中,考生要独自在考场上面对七到九个考官,作为考场的焦点,考生的任何纰漏都会被无限放大。
考试时间虽短,考生要面临的压强却非常大。在各省市、各部门的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题目几乎是必考题型。因其涉及理论知识多、考点覆盖面广、与热点结合紧密、出题角度多的特点,加上其通常作为第一道题目出现,往往成为给考生的"下马威"。
很多考生面对不熟悉的考点不知从何入手破题解题,事实上,综合分析题并不困难,只要通过四个步骤快速进行知识积累,我们就可以搭建起一间"安全屋",抵挡考场上的"狂风暴雨"。
第一步,筑基础。 因为面对的考试对象不同,遴选面试相比公务员考试面试更注重对考生政治理论基础的考察,因此在面试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非常重要。经历过漫长的复习备考,大多数考生对递选考试涉及到的政治理论知识掌握的已经非常充分。然而面试考题因为形式更为多元化,其涉及的范围会比笔试更为宽泛,所以除了要求考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之外,对考生的眼界、知识面也有一定要求。 因此,在走上面试考场之前,建议考生一定要从"理论应用"和"结合实际"两个方面筑牢基础。首先要对热门考点进行整理提炼,将近期热点和长期重点的理论进行归纳整理,对考点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心中有数,就是指对该考点相关理论知识、现实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完成这一步骤,我们就有了牢固的面试基础,综合分析题出现任何考点都能从容面对、游刃有余了。 在这一阶段,前期复习比较充分的考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精简、提炼,将笔试复习中已经总结过的考点从"经典表述、对应案例、措施手段"三个角度进行金句提炼,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即烟积累较少、理论基础稍稍薄弱的考生,则可以对共门老占进行业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建议这类考生住本笔试或者面试教材,比如北辰出品的《面试宝典》,从教材总结的重要考点出发,对照大量真题中体校考点,对热门考点的主要理论提炼两到三句进行背诵。既可以节约复习时间,又可以在短时间内充或准格其次考生要锻炼快速归纳能力,在复习阶段切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定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热点必个这样点的关注。 每接触到一个热点,要习惯性地思考可以把这个热点归类到我们所掌提的哪一个考点中者生时的思维习惯后,在遇到现象分析、政第分析题时就可以快沫破题了,当然,因为工作与备考任务系时间有限,很难有太多时间关注新闻。 当然,因为工作与备考任务紧重,考生可关注中国之声的新闻栏目,《新闻纵横》《新闻晚高峰》等等。在关注最新社会热点的同时,其对新闻的一些分析表述足够权威,对面试答题很有借鉴性。 第二步,搭框架。 很多考生对综合分析题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这类愿目的主要答题思路是是什么,为很么,怎么办。但是仅仅了解不代表能够灵活运用,所以这时侯要进行大量的真题演练,要通过练习尽快形成目己的答题框架,也就是解题思路。在面对一道综合分析题的时候,要通过找题眼、破题、分析、总结的一系列过程,迅速理清思路。 找题眼也就是要找到题目中的考点,学会读题,抓关键词,将其迅速对应到已经熟悉的考点中去,以防临场发挥出现因知识点不足、思路不完整造成的头脑空白。 破题也就是将考官的思路从题目带入考生自己的考点框架中来,通过一两句话将题目与准备好的考点知识结合起来,自然过渡。 分析就是针对考点,结合题目的内容对题目中反映的现象或政策的原因、影响吉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题目结合考点进行总结升华,也就是从题目中来,再到题目中去的过程。 第三步,抹水泥。 理论有了,思路有了,怎样在思路中体现理论功底,怎样用理论来充实答题思路,秘诀就在于语音。面试时答题语言既不能像演讲一样刻意,又不能像聊天一样随意,既要避免语言过于书面化与考官产生距离感,也要避免语言过于口语化,使自己显得"不专业""没内涵"。 这种“度”的掌握非常重要,只有语言恰当,才能自然地将知识点加以捏合,使答题框架流畅自然。所以考生一定要反复练习,可以在答题的时候进行录音,之后通过回放感受自己的语速和表达习惯,尽量去掉不必要的语气词,使语速控制在和缓的状态。 也可以让亲朋好友帮忙把关,即便他们对答题的内容不了解不会评价,也可以通过他们反绩的对答题语言和状态的观感进行自我调整。 对语言状态把握不好的考生可以关注央视新闻的小视频"主播说联播",模仿主持人的语气和语速。同时可以阅读一些领导讲话稿,学习其中的用词方式。 第四步,贴瓷砖。 考官一天之中可能要面试几十个考生,同样的考题,近似的答案听上儿十遍之后十分容易厌烦。这时候,如果考生的答案没有形成自己的亮点,缺少个性化的高光时刻,很容易泯然众人,即使你的理论再丰富,思路再清晰,在考官听来都一样枯燥乏味,这样的答案最多只能得到考场平均分。所以我们的答案一定要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给搭好的房子贴上漂亮的瓷砖进行装饰。 当然,这种与众不同不是要考生必须从一个极为偏激的角度回答问题,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在归纳考点和理论时,我们必须"从善如流",与主流理论、主流观点一致, 这样才能第一时间保证我们的答案不会走弯路,保证答题的"安全性"。既然考点和理论不可能改变,那么就要在答案中尽量加入个性化的东西,这个时候现实案例和亲身经历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在日常进行考点归纳时,在了解新闻热点时,都要注重针对考点收集一些典型的事例,应用到答案中。 新的案例和个性化的经历,可以迅速吸引考官的眼球,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得到高分的不二法门。对案例的选择也要注重技巧,负面案例哪怕再典型,也不要选择本省市、本区域、本部门的,避免给考官留下"自曝其短"的印象。也避免因有的考官与这个负面案例中的人或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引起考官的反感。积极案例不要选择太过热门的,正面案例相对较多,但也容易雷同。如果一个事例被太多人引用,就会让考官失去新鲜感,失去了引用案例的意义。 除了在新闻热点中寻找灵感,我们还可以关注"共产党员网"的"先进典型"栏目,以及《习近平讲故事》节目,其中很多事迹和案例都很有启发性。此外,自身的经历最能引起考官共鸣,所以考生不妨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总结梳理出几个与考点相关的小故事,在答题过程中适当引入可以出现"奇效"。 未雨绸缪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在面试之前多做积累、多加练习,搭建起这样的一间解题"安全屋",相信它一定能够助你顺利上岸,成功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