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三农”短板 提高“金扁担”成色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还是参加会议讨论,总是特别关心特色农产品的产销情况,一枚柞水木耳、一杯安吉白茶,都搭载着农民脱贫致富的期待。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特别的词——“金扁担”。当年在陕北黄土地上,乡亲们告诉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从产业兴到农村兴,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一颗马铃薯,收获的是农民增收的期待;一条“金扁担”,挑起百姓对好日子的憧憬。今天北辰面试和您一同学习如何让百姓挑着“金扁担”,走上致富路。
【面试视角】
是什么?——“ ‘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谈到记忆深处陕北老乡期盼干活能挑着“金扁担”时表示,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背景引入)
为什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下,农业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并存的当下,稳住农业就稳重了“基本盘”。(意义引申)
怎么办?——要稳住农业,必须补齐“三农”中存在的短板。(对策措施)
一是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的短板。完善农村基本交通设施,统筹规划高标准基本农田。推动数字化农业节约高效用水,完善农村物流信息化体系,打通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堵点”和“断点”,形成顺畅的闭路循环,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补齐科技转化应用的短板。加大农业科技研究,创新“研、产、销”相结合的农业产业科技化模式,缩短农业科技的转化应用链条,提高农业科技利用率,让农业生产更有底气,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是补齐人才资金短板。各地要根据实际制定引导扶持政策,并形成长效机制,鼓励他们发挥各自所长,多领域发展,多链条生产,用新的观念理念弥补历史遗留下来的农村产业结构短板。
展望收尾——“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夯实“三农”基础,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补齐“三农”短板,提高“金扁担”成色,高质量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也能更快更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