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紧日子”,百姓“好日子”
【导语】
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政府支出问题,明确提出了一条准则是“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首场“部长通道”。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今年中央本级压减了非紧急非刚性的支出超过50%,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城乡低保等方面的重点支出只增不减。
北辰面试今天的精选推文是要将“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用政府“紧日子”换来百姓“好日子”。这“三化”可以积累记忆,用作面试答题积累哦~
【面试视角】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这既是承诺,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发出的动员令。
今年,我们本身肩负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任,现在又叠加疫情防控挑战,可以说政府“过紧日子”势在必行。各级政府一定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将“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用政府“紧日子”换来百姓“好日子”。
把“过紧日子”内化于心。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过紧日子不是紧民生,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正所谓“足国之道,节用裕民”,政府要过紧日子,但该办的事情还要办好,要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用有限的财力和资源解决老百姓最关切的事,把政府精打细算的“过紧日子”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把“过紧日子”外化于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坚决把该压的压下来,该减的减下去,让日子真正“紧”起来。要念好“严”字诀,继续压减“三公”经费,动真格,严格落实到位。要念好“率”字诀,狠抓作风转变,推进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不断改变。要念好“民”字诀,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努力办好群众关切的事情。
把“过紧日子”固化于制。通过严密而有效的制度安排,为“过紧日子”搭建强有力的机制。要健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建立健全监管、风险防控等机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管好政府的“钱袋子”,纪检监察机关要经常“把脉”“问诊”。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一般性支出信息公开透明度,让“过紧日子”长效化、制度化。
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当前,各级政府一定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执守简朴、力戒浮华,把每一笔钱都用在紧要处、刀刃上,花出最大的效果,努力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
(参考文章:《光明日报》扎牢“过紧日子”的制度篱笆 袁秀
红辣椒网评:用政府“紧日子”夯实百姓“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