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近日,“西安地铁”的官微以“遇见最美西安”为主题发文讲到一位被新鞋磨破了脚的女乘客,得到地铁工作人员主动及时的帮助,结果却被当事人指责西安地铁官微在编故事,西安地铁由此陷入一场始料未及的舆论漩涡。请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参考作答】
尊敬的各位考官,下面我谈谈对这一事件的认识。
(表明观点)
事情来龙去脉并不复杂,处理结果也称得上及时。从当事乘客而言,的确获得了帮助,但“拿着创可贴反反复复摆拍”的帮助、“在微博上添油加醋、强行加戏”的帮助,显然变了味。对公众而言,人们质疑的并非是地铁服务态度如何,也不是未经过当事人允许拍照发微博,而是他们面对公众撒了谎。这个谎言所体现出来的不真诚、对事实的不尊重,令人如鲠在喉。 这点小事还要玩摆拍,更是人民群众最反感、最看不上的形式主义在作祟。
(危害影响)
这会给地铁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借由暖心故事展现社会的真善美本是好事,但靠篡改事实、玩弄文字游戏,这种暖心不仅是廉价的,更是危险的。落后的宣传思维,漂浮的工作方式,偏离了公共服务的本质,让好事变成了尴尬的闹剧,更是给地铁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这容易消解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那些华而不实的感动、闭门造车的经验、用力过猛的故事,经不起公众推敲和事实检验。一次次反转、翻车,就会让暖心的帮助失去美意、让公共服务的真诚变了味道,长期以往,难免容易消解公众的信任。
(对策措施)
亟待提升媒介素养。一件本可以避免的事件,却一步一步演变成舆论事件,也提醒相关部门在当下互联网传播语境下,亟待提升媒介素养。不论媒介形态如何变化、传播技能如何高超,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这是最基本的素养,也是从业人员的伦理必修课。
亟待提升服务品质。人们常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对于公共服务部门而言,与其想方设法“强行加戏”,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是最美的姿态。地铁中设立“爱心服务站”,帮乘客提供便民服务,初衷当然是积极的。只要诚意满满,坚持下去,在这样一个人人都能发声的“口碑时代”,何愁没有“自来水”发声点赞?
亟待补上思维漏洞。这一场“摆拍”风波,也足以作为负面教材,给当下热衷于赶潮流、经营“两微”的公共部门贴上“创可贴”,补上思维漏洞。想做新媒体宣传,就得有新媒体思维,要认识到当下人人都能发声,交流才能产生共鸣。凡事因真而美,因真而信,因真实而动人,因真实而隽永。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题目的理解,谢谢各位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