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1:1月3日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再度引发对于996现象的关注。再次引起人们对“996”现象的关注。对于拼多多的官方回复:“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该账号回复道。“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
尽管官方账号的回复在发布后半小时内就被删除了,但截图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该话题在微博上的浏览量达到了数亿次。许多网民批评拼多多过度加班制度以及“冷血”的回应,一些人呼吁卸载该公司的App。一位微博用户怒道:“血汗工厂,还这么理直气壮!”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996”几乎已经成为一条正常的隐形规则。它指的是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如果你是互联网行业的一员,“996”的概念应该不会太陌生,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生事物了。
相反,中国互联网行业一直有加班加点的“狼性”历史。从市值超过千亿的BAT巨头,到刚刚创业的小团队,都对“996”文化习以为常。
资料2:“加班文化”从何而来?8小时工作日最早是由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提出的。在当时的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逐渐从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从普通人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当时,美国工人每天工作14至16小时,有的甚至高达18小时以上,但工资却非常低,几乎成了资本家的“赚钱机器”。
1833年,欧文领发起了一场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运动。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大表大首次提出了“8小时工作,8小时自由支配,8小时休息”的口号,并要求各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直到1919年,8小时工作制才得到国际劳工大会的承认。各国纷纷签署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也开始实施这一制度,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