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当下,各地日益重视企业营商环境建设,但多地中小企业仍反映深受身份、门槛、融资歧视。
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民营经济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民营企业地位也有所上升,但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戴着“有色眼镜”看民企。
W市C县一位知名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说:“我们10年时间为社会各界培训了8万余名学员,受到学员和社会的好评。但因为是民营机构,无论你做得再好,一些领域、一些地区始终无法进入。”
对民营企业的身份歧视,不在少数。W市委统战部大面积调查走访发现,一些政府项目为了避嫌,有意设置隐形壁垒,把民营企业排斥在外,以规避所谓“政治风险”。同时,一些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按照旧观念来办事,也让民企有被排斥之感。其中一家密封件企业销售额达到亿元,是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然而,这家企业在发展路上没少碰到“隐形门”。行业内主导方大都是体制内单位,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大多有渠道。部分业内主导方至今未能转变计划经济的老思路,与之沟通不顺畅,对接很困难。
材料2:不少中小企业说,现在一些本不需要高门槛和准入前置的政府投资项目和PPP项目,却给中小企业设置了无法跨越的门槛,致使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具备投标条件,中小企业要想承建项目,必须经过大型企业转手并缴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人为造成“大鱼吃小鱼”。
W市L县一知名教育机构负责人谈到,每年政府也会投入大量经费在教育领域开展各类培训项目,但一些培训项目要求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教授、副教授,将中小企业“挡在门外”。
“实际上,现在是共享社会,很多资源是可以共享的,让中小企业养那么多专家,根本不现实。”这名负责人说,一些高校拿到这些培训项目后,转手分包给了中小教育机构,自己什么都没做,还吃了中间差价。
材料3:一家水泵生产制造销售企业,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企业每年都自行研发推出10多个产品,使原来售价2万元至3万元1台的单泵,通过技术升级后能达到6万元至10万元。但这样的技术升级,每年需约200万元的研发投入,加上企业正常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企业每年都要在市场上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