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从母校毕业,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正式踏进了公务员队伍,来到了一个从来也没去过的非常小非常小的城市。这个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前的辉煌已经不再,留下的只有被污染的环境、破旧的楼房和落后的经济,依稀记得刚来到那里时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的心情和对未来人生的迷茫,而在基层工作艰苦的条件也让我无数次怀疑自己的选择。留下来?我固然会有份稳定的收入,但我在这个城市没有一个亲人,甚至没有几个朋友,在机关单位未来的发展也一眼望的了头,而每次回家道路的曲折辗转、回家又离家的留恋不舍让我更加坚定的走上了遴选的这条路。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在遴选的赛场上,每位考生都是运动员,有的考生理论基础好,而有的考生理论基础差,奔向终点的速度必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理论基础差,可以在夜深人静的傍晚默默追赶,珍惜一切可以学习的时间,“笨鸟”也能先飞。
我就是一个理论基础特别差的考生。差到什么程度?差到对公文写作一窍不通,对时政热点从未关注。刚开始想准备遴选的时候,我对于自己能不能考上是充满怀疑的,非常不自信,但是在忆寒老师的鼓励下,我报了上岸班,开始了我的遴选学习之旅。现在清晰记得第一次参加套餐班,老师发了课前测试,看到测试题,我不知道从何入手,甚至连题型都没有搞清楚,参加直播课时,看到其他同学那么踊跃的发言,能很快的回答上老师的提问,羡慕的同时,是着急,是自卑。于是我不听直播课了,录播课也是听的断断续续,课听的不系统,自然学习效率很低。记得有一次是下午6点左右,接到了一个来自武汉的电话,原来是忆寒老师打来的,他说看到我的学习记录,显示学习不是很积极,来问问我的情况,有什么困难。当时我很惭愧,和忆寒老师保证以后一定努力学习,按时听课。那一次,我感觉到了遴选的路上不是只有我在孤军奋战,而是有很多老师在背后支持着我,也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暗自努力,心里暖暖的同时,也坚定了前进的勇气。
有人认为,考公之路,难,遴选之路,难上加难。千军万马固然只能走这一条独木桥,但是如果我们学会了奔跑的技巧,千军万马也不足为惧。其实,奔向“终点”的阻碍从来只有自己。记得北辰有位老师说过,遴选想要成功,要抓住一切时间学习。见过很多遴选考生,有的耐不住“独上西楼”的寂寞,没有坚持到底;有的怀孕9个月还在考场奋笔疾书;有的是二胎宝妈,陪2个孩子医院打点滴的时候仍在读书学习...最终,默默耕耘洒下的汗水收获了成功的果实,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同样,只要你不顾一切的努力和坚持到底,便不会被辜负。
学习很苦,很累,很委屈,也许你会崩溃。遴选路上我曾经有过很多次情绪崩溃的瞬间,有过即使很努力分数仍然没有提升的焦虑;有过你通过笔试后同事当着你的面说面试找不到人白费力气的委屈;有过每天下班后很困很累却仍然需要学习的疲惫...我也曾经和家人歇斯底里的发泄过,在被子里声嘶力竭的痛哭过,但发泄过、痛哭过后,发现除了让鬓边半白的父母脸上多了丝丝愁容,让宝贵的光阴在自己面前悄悄流逝,其他毫无用处。
量变会产生质变。从准备遴选,到参加笔试、面试,我断断续续坚持了1年零6个月。笔试上了3个套餐班,2个冲刺班,做过将近300套题,其中近100套题做了2遍,议论文、策论文、案例分析、法定公文、事务性文书等分模块练习做的题不计其数。我从刚开始的一点思路都没有,1000字大作文一半都写不下去,公文写作不知道基本框架,案例分析一个点都答不上,到后来的议论文策论文小标题清晰工整,论述内容言之有物,公文写作框架熟练,案例分析接近标准答案。面试参加了线下培训班和萧红老师的一对一,从开始的没有答题思路,答题无逻辑、不流畅、无亮点,到后来的十分流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笔试面试的进步,中间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汗水。无数个寂静的深夜,一张张写满字的格子纸,我感受到了我一点点的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当我遇到问题请教老师的时候,北辰的每一位老师都耐心的帮助我,指导我,萧红老师、知为老师、清风老师、若言老师、齐石老师、语冰老师...那么多的北辰老师用智慧照亮了我前方的路,我深表感激。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做我们坚强的后盾,为我们的成长指路引航,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风雪不负夜归人,星光不负赶路人。终于,我一次性通过了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环节,考上了理想的岗位。在此,真诚的感谢北辰遴选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大鹏同风起,扶摇九万里,祝愿北辰越来越好,祝愿奋斗在路上的同学早日成功!
学员昵称:萧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