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大学刚毕业,便顺风顺水的考录成为家乡所在县的某个乡镇的一名公务员,此时的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更是决心铺下身子大干一场。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小王更是完成了买房、买车、娶妻、生子等一系列的人生大事,工作和生活都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值得称道的是,小王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特别是在文字材料方面有着一技之长,很快就被提拔担任乡镇的党委秘书、办公室副主任。
然而岁月静好,却多出了一丝平淡。乡镇的苦,可以忍受甚至陶醉于其中的充实感、成就感;乡镇的天花板,却让小王时刻焦急万分、躁动不安。乡镇中层的职位,不在国家干部系列内,充其量只是一个“跳板”,有乡镇干部调侃得了一辈子的“副科病”,然而小王连“副科病”也望不到,长此以往,未来发展一眼看穿,这种“一眼望到退休”的工作生活状态绝不是小王所想的、所要的。工作期间发生了几件事,更是深深刺痛了小王。
第一件事,便是小王的党委秘书工作。党委秘书主要负责起草领导讲话等综合性文字材料,这是一件体力活,也是一项技术活。这就注定了,文字材料工作要么是别人不愿意干,要么是别人干不了。小王为此一度觉着自己很牛,工作不到一年,便直接能跟乡镇“一把手”党委书记直接汇报工作,成了领导眼中的干将红人;因为材料的一技之长,同事们对小王都是高看一眼,都认为小王这年轻人真是前途无量;很多领导干部都找小王帮忙改材料,因此小王混的人缘极好,年年投票都是全优;工作成就感极强,写出的材料别人都修改不了,拿出的初稿即是终稿。然而,“一入材料深似海”,党委秘书的岗位到了离开小王谁也干不了的程度,梯队没有建设起来,党委书记想提拔小王,但却担心没人能承接住党委秘书岗位,造成工作被动。因此,对小王只有一次次的口头承诺、一张张的空头支票和画的“大饼”。正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就这样,小王勤勤恳恳送走了两任党委书记,自己还是中层干部一枚。在小王身上也就发生了一件怪事,每年的评优、上级表彰、各级荣誉、单位的大小好事,几乎都有小王的份,但唯独提拔与小王无关。
第二件事,便是小王的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乡镇的办公室真是纷繁复杂、事无巨细,主任由副科级干部兼任,因此大事小事几乎都安排给小王负责。白天办公室“打杂”、晚上加班写稿成了小王工作的常态,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忙。恰逢十八大后,“纪律规矩”越抓越严,职务与职级还尚未并行,提前退休、内退等被叫停,空出的岗位变少,提拔这样敏感的事各级更是慎之又慎,加之遴选制度日臻完善,因此小王所在的县针对“90后”年轻干部先后组织了2次副科级干部竞争选拔考试。小王鲜有时间复习准备,也不好意思请假,结果裸考败北。而同期单位的女公务员小赵,平时清闲,学习时间充沛,结果一举上岸,落实了乡镇副科实职。此事令小王大受刺激、颇感无奈。
第三件事,便是小王的借调经历。因为小王在文字材料方面的过人之处,恰逢该县组织村(社区)“两委”换届,需要大量抽调人手。上级慧眼识珠,县委组织部部长亲自拍板,强行把小王借调走,并承诺换届结束后直接调入县委组织部。到了县里,小王更是如同打了鸡血般,视加班熬夜至通霄达旦为常事,很快挑起了单位写材料的大梁。然而,时也、运也、命也,不到一年光景,县委组织部长调走,新来的部长坚持“逢进必考”,上级又大力开展清理借调人员工作,万般无奈小王又回到了原单位。然而此时,已经物是人非,主要领导都换了“一茬”,小王需要从头再来、白手起家。对此,小王很是苦恼。
小王在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下,终于抽出时间沉下心来对自己和时势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第一,自己基层经验丰富。多年的县乡两级多部门锻炼,让自己见多识广,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可以快速处置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所思、所想、所做非常接地气,身在基层提拔难,但基层的经历却是弥足珍贵。第二,自己的文字水平过硬。毋庸置疑,在时下的机关工作中,文字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作之间需要文来文去、函来函往,安排部署工作需要材料,汇报总结工作需要材料,调度推进工作需要材料,不管大会小会、大事小事,领导们、上级们更是动不动的就要求提供提报材料。文字材料能力不仅逐步成为公务员的必修课和基本功,更有甚者已经成为公务员的立身之本、吃饭的家伙。第三,提拔或直接调入的途径越来越窄。从近几年直接提拔的人员数量来看,越来越少,重视基层的工作导向还没有完完全全、不折不扣的推进落实。从直接调入上级部门的人员数量来看,越来越难,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第四,上级也是极度缺人。借调和直接调入的途径被扎紧后,中央、省、市、县哪一级都存在缺人的问题,而且缺的都是写材料的。要想补充此类人员,唯一的途径就是遴选考试,而且报考条件都要求具备文字材料写作经历。综上来看,小王痛定思痛,服务年限、基层经验、写材料经历,这些都让自己具备了参加遴选考试的“势”,小王觉着只有遴选才能让自己“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遴选才让自己逆风翻盘,只有遴选才让自己的未来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但小王也想,自己这也是拖家带口的人了,多年的工作也已经磨去了棱角,日常的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也让大脑记忆力变得不如原先灵光,遴选能否成功?岁月静好它不也挺好?遴选进京赴省,孩子教育、夫妻分居、照顾父母、生活压力等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如何抉择?小王觉着自己不能一个人瞎琢磨,便请教了已经遴选到国家部委的好友小张,咨询抛家舍业进京赴省到底值不值?
小张听了小王的倾诉,没有跟他直接讲值不值,而是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给他摆了摆客观事实。第一,关于提拔。那是真的快,在乡镇基层,那是人等岗位,在国家部委,那是岗位等人,提拔基本按年头算,一块砖头扔下来砸死10个人,里面得有9个正科级以上干部。第二,关于工资。会比你现在所在乡镇要高一大截,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但当然比不上北京市直等部门的工资水平。小康有余、富贵不足,回家的时候会有“衣锦还乡”的感觉。第三,关于工作。国家规定的双休、年假、节假日等都可以落实,但加班也是常有。所干工作、所定政策,直接关系到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内某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有幸参与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成就感真的不是一般的强。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国家部委,不仅仅是工作的转变、眼界的开阔,而是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人脉得到极大的拓展。第四,关于生活。吃住在单位宿舍和机关食堂,几乎不花一分钱。买衣服几乎都从网上买,所以也感觉不到太大的生活成本压力。在外租房,单位会有租房补贴;到了一定的年限和级别,也会有福利分房,但是要等。第五,关于家庭。自己与孩子的户口可以迁到北京的集体户,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妻子如果是体制外的,在北京找工作比较容易,薪资也相对可观;如果是体制内的,考试是一种途径,单位领导也会考虑你的实际,力所能及的帮助调动工作。但是,几年内短暂的夫妻异地肯定在所难免。
最后,小张告诉小王,每个人参加遴选考试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但是遴选本身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验、对自己追求进步之心的一种回应、一种逃离现状的努力、一次给自己涅槃重生的机会。遴选的对象不一定是国家部委,省市县都可以去尝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目标。但需要明白的是,遴选是一场修行,而且很大程度是一场苦修,决定了就不能瞻前顾后,不能犹犹豫豫,必须全力以赴,必须破釜沉舟。遴选上岸可能会后悔一阵子,但不参加遴选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抛家舍业进京赴省不论值不值得,遴选的经历本身就是弥足而珍贵,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