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时指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对种业发展问题作出具体安排。这些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新发展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种优则粮丰。种子是粮食之基,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粮食安全上要想拥有自主权,必须保证重要农产品的自给率,这就要求首先要控制好农业生产的源头——良种。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并且主要装中国粮,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意义分析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问题,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的来看,我国农业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也是可控的。也要清醒看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性和短板弱项。这就要求必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加快解决制约种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这就是一个紧平衡,而且紧平衡很可能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我国耕地就那么多,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耕地有限,但技术进步无限。在耕地稳定的情况下,要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保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避免“米袋子”、“菜篮子”受制于人,必须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对策措施
解决好种子问题,瞄准的是14亿中国人的超大内需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扎实抓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强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尊重科学、严格监管,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发挥制度优势,优化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种业政策监管体系,支持育种人才、资源、成果向种子企业流动,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结尾
在“一粒种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既是为了让14亿人吃得更好,更是为了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展望未来,我们更有条件、能力和信心,抓住时代机遇,以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创造中国粮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