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其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执行层面看,如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之问”。为此,要心系“国之大者”,准确识变,把握“三农”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积极应变,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谋变,谋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性成就基础上,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站在建党百年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历史起点上,乘势而上答好令人民满意、经得住历史考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时代答卷”。
一、识大局: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变化。
从发展形势看,虽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型经营现状还未根本改变,农业农村发展依然面临不小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仍然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亟待健全;农民收入总体不高,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亟待建立;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精准扶贫“造血质量”亟待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资产资源资金大多处于沉睡状态,深化农村改革的红利亟待释放;农村基层治理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从基本农情看,虽然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总体上看,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仍然是我国农业的较大矛盾,现代化程度不高仍然是我国农业的比较劣势,产业化程度相对滞后仍然是我国农业的现实。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看,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仍然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任务。全产业链在供应侧和需求侧存在结构性矛盾,呈现出结构性过剩与不足并存的局面,有待进一步拓宽“高品质供给牵引有效需求”的战略路径。在“从田间到餐桌”的食物里程中,还存在不少堵点断点,特别是农产品仓储、深度加工和冷链物流骨干网已经成为掣肘。
从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看,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藩篱仍然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任务。尽管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国家倡导人才下乡、科技下乡、资本下乡的进程中,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县城品质与功能提升任务依然繁重,重要基础设施在城乡之间的均等化水平依然有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在城乡之间的一体化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在基层财政压力情况下,乡镇更新改造缺乏有效投入,在教育、医疗、文化和法律等民生事业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甚至“历史欠债”。
从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看,农民综合素养和内生发展动力提升仍然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任务。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时代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性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如何有效衔接的产业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农民可持续增收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正从“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变,农村正从“清脏”“治乱”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正面临“四个关键节点”:一是面临夯实基础、做活存量、做优增量、调整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节点;二是面临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的关键节点;三是面临推动一二三产业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互动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节点;四是面临统筹区域发展,做强农业现代化示范园,促进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资源利用最大化、功能配置最优化的关键节点。
二、驭变局:促进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思想不松、队伍不散、力度不减,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推进“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平稳转型”,不能“急刹车”,而要“扶上马、送一程”。在五年过渡期,要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乡村长效发展机制。在政策衔接上,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差别化的办法,对脱贫攻坚的特惠性政策实行分类处置,促使其向常规性、普惠性、长期性政策转变。
如何使“四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转化成脱贫地区的内生增长机制?对此,需要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动态平衡和过渡转换问题,对现行脱贫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对制度适应性效率进行科学评估,实行分类处置。按照“保留一批、延期一批、整合一批、取消一批”的思路,对于确实面临困难的已摘帽贫困县继续实施帮扶政策,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防止规模性返贫和反弹,这是我们要“守好底线”的基本要求。对于整体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地区,探索将现行扶贫政策整合到欠发达地区发展政策之中,将有关扶贫政策整合后纳入其中,以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对于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已经走上了更高发展水平的地区,可以逐步取消一些政策,但是不能“急刹车”。
三、开新局:以“三化一融合”全面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统筹“三化一融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聚焦农业“高质高效”的目标定位,实施农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行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体参与、政府支持,聚焦特色、突出优势,联农带农、融合发展”的原则,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做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实现农业由增产转向提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绿色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实力、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全方位推进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是聚焦农村“宜居宜业”的目标定位,实施新农村建设行动,促进农村现代化。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突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命线,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展开美丽宜居县试点建设,同步开展美丽宜居乡镇、村庄、庭院试点建设,巩固“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的建设格局。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继续坚持规划引领,以县为单位编制好村庄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档推进,要注重把乡村特色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去农村化”。例如,可以引导盘活农闲房和宅基地,引导发展民宿经济,优先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资源禀赋好、文化底蕴足、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的乡镇,开展民宿经济集群示范创建,让特色村和农村文化名村的建设成为“系住乡愁”的载体和文化IP。
三是聚焦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定位,实施农民素质和内生发展动力提升行动,促进农民现代化。着力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农民综合素养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农民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推动农民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现代化,重点实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工程、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工程、农民就业创业工程、乡风文明与农村文化传承建设工程等四大重点工程,着力共建农村“精神家园”,共享农民现代化新风尚。
四是聚焦“缩小差距”的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定位,实施以城带乡示范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是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契合,要着力破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藩篱,引导城市公共事业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补齐农村公共事业和服务短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突出以中心乡镇带动乡村振兴的功能作用,发挥中心乡镇(主要是示范乡镇、经济发达镇和特色小镇等)连接城市和服务乡村的功能作用,重点是发挥中心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把乡镇建设成为“三个中心”(乡村治理中心、为农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