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近日,一起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室内充电引发的火灾引发关注。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的火灾,其中80%为充电时引发。请你谈谈如何守牢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线?
【参考作答】
尊敬的各位考官,下面我谈谈对这一题的理解。
(表明观点)
近些年,电动自行车因其灵活方便备受大众青睐,但与之相伴的,却是“猛于虎”的危险。从几个月前的成都电动自行车电梯内爆燃事件,到这一次的室内充电引发火灾,电动自行车火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频频刺痛公众的心,也无不在提醒我们,不让电动自行车上楼,是一条生死攸关的安全线。
(原因分析)
祸患积于忽微,每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重重隐患。由于一些小区缺乏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场所,充电桩数量也严重不匹配。一些人不得已心怀侥幸,把电池卸下后带回家充电;还有一些人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千方百计寻找渠道违法改装电池延长行驶里程。殊不知,每一次侥幸都潜藏着巨大风险,都极有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对策措施)
守牢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线,物业要明确监督管理责任。对于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有关方面三令五申,可依然屡禁不止。对此,物业理应守好楼门这一最前关,对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也可引入技术手段,如在电梯中安装警报装置,对进入电梯轿厢的电动自行车发出“警告”,提高管理效果。
守牢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线,执法部门应严格及时执法。应急管理部制定的新规已正式施行,全国多地消防部门也相继针对严重违规行为开出“罚单”,充分释放了警示效应。不过,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尚未结合新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存在执法不及时、麻痹大意等现象。因此,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格履行执法责任,及时执法,督促整改,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守牢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线,职能部门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避免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最要紧的是从源头端减少风险。只有停放场所、充电设施充足,变堵为疏,住户才不会“打游击”,不必把电池拿回家充电而产生危险。因此,治理电动自行车火灾,既要时刻警醒、严防死守,又要变堵为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车棚、充电桩等配套设施,补齐民生“短板”。
(总结提升)
在公共安全面前,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车主要提高安全意识,切莫心存侥幸;其他居民也要提高警惕心理,主动监督充电乱象。各方协同发力,疏堵结合,才能不让悲剧重演。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题目的理解,谢谢各位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