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十四五”开局重点任务之一,引起了各地高度重视。
但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涉及面非常广、周期长,一些地方由于认识不足,统筹不周,跟风表态,盲目急进,甚至出现了“运动式减碳”。对此,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那么,“运动式减碳”有哪些表现呢?问题出在哪儿?如何纠偏?一起来看。
01
当前“运动式减碳”的四大表现
表现一:未立先破。这表现在没有认真对待破与立的辩证关系,看起来似乎有破的勇气和力度,而缺乏立的智慧和能力。减碳的任务下发到地方和具体的企业后,为了完成指标和任务,有一些地方和企业急功近利,做些表面工作;有的地方领导习惯于用以往关停企业思维对待碳达峰指标,甚至抱着“最后大不了把工厂关停掉就好了”的消极心态。此外,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属于先立,但不少地方不愿做细致的社会宣传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