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科员的时候,很怕见领导,更不会主动去请教领导。是不敢,还是不愿?是不屑,还是没说的?可能都有,反正是敬而远之。一次领导让我代表机关到系统的大会上发言,我用心写了一个发言稿,觉得挺美,也没有征求同事和领导的意见,甚至还不想让领导指正,怕把我认为精彩的内容给否定了。
会后,领导找我谈话,在基本肯定我发言的同时,还指出了我发言的一些问题,还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遗漏。领导告诉我,如果想让自己的发言精彩,务必在发言之前听听大家的意见。自我感觉是一回事,不请教还真有问题。由此,我记住了这个教训。
上,上级领导也。孔子说“不耻下问”,我们也经常说向群众学习,但就是没有说向上级学习,只提“下问”不说“上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遗漏。在机关里,对青年人来说,大多数人都是你的上级或长辈,他们的知识经验包括做人之道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如果你不能经常地“上问”,那就不知要失去多少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不上问是机关青年进步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一些不善于请教的青年干部,我就经常鼓励他们向我发问。一次,一位年轻干部对我说:“您让我见到您就要给您提一个问题,您对其他人也这么要求吗?”我说:“我看你不太主动请教人,所以才鼓励你提问。你问我的这个问题,是在我的要求下问我的,其他的人是主动问我的。一个被动,一个主动,能一样吗?”他说“我明白了,谢谢您!”就走了。
他明白了吗?我看他没有明白,因为以后见到我,他没有再问我了,也没有请教我的意思。当然我也不会再主动跟他说什么了。可另外有的青年,经常都会向我发问或者说请教领导,几年下来,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
不上问是机关青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至于原因各有不同。有的青年是不敢接近领导,恐怕有所失误受到批评;有的青年不是不敢请教领导,而是不屑请教领导,自恃才高,耻于上问;还有的青年不求上进,也不善思考,基本提不出什么问题;也有的是看到领导板着个面孔,自然也就敬而远之了。
我们的机关,都应该是学习型的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其中的每一位成员也都是学习型的人。如果作为个人不善于学习,整个组织能叫做学习型组织吗?我们每个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学习能力,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那么我们向谁学、怎么学,可能很多人没有好好想过。
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这些都没有错。可是你想过没有,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同事、我们的领导。而他们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就是活的实践,他们身上积累着大量从书本和实践中得来的东西,都是很宝贵的财富,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近在眼前的“富矿”怎么就视而不见呢?
所以在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之外,还要倡导向同事学、向领导学。学习是时时处处的事,如果局限在几种形式里,那可就要误大事了。我想这恐怕就是学习型青年和非学习型青年的区别吧。
一次,司里要进行年终总结,每位干部都要述职,一位青年干部问我怎么能讲好,我建议他把自己的发言稿征求他的同事和领导意见,结果反响很好。且不说各位领导和同事会提出中肯的意见,光是主动征求意见这一条,就得到大家内心深处的认同了,这比内容重要得多。在征求意见不是“规定动作”即不是必须程序的情况下,主动请教和征求意见就愈显可贵。如果能和工作联系起来,并把握好请教的时机,那就更好了。有一个青年跟我说,那次他在办公楼一进电梯,单独和部长来了个面对面,一时无措紧张得很。领导说“你好!”,他说“您好!”再没有话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说些什么,很是尴尬。我问他,难道没想过会遇见部长吗?或会遇见司长处长等其他领导?看来还是没有准备,准备什么呢?准备随时学习,本来是请教领导的好机会,因为没有学习的意识,就错过很好的机会,但有的人善于学习还会想办法创造这样的机会。
我们在工作时间,都有和上级领导相处的机会,能否善于虚心地请教他们,决定了一个青年发展和进步的快慢。但凡领导,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优点和长处,通常不是年轻人表面上看到的那一些。作为晚辈和下属,如果能接近领导,讨教一些真学问,学到一些真本事,真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和讨好奉承根本不是一回事。放着和优秀上级接近的机会而不请教不学习,岂不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