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春城昆明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是联合国环境公约缔约方大会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大会主题。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春城昆明拉开帷幕。此次会议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新目标。中国将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方略,共同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
意义分析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中国之“志”高瞻远瞩。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高等植物种类约3.5万种,占全球高等植物总数的10%,居世界第三位;哺乳动物686种,特有率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也是作物遗传和林木遗传资源大国。自1992年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后,中国就在不断完善与生物多样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被提上更为重要日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划定并验收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正式施行,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经过不懈努力,我国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已得到有效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之“治”特色鲜明。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事业,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从云南的“网红”野生象群到“进村”的东北虎,从雪域高原的藏羚羊到三江源的雪豹,从动物界到植物界,从陆地海洋到山水林田湖草,从抢救性保护到协调性发展……越来越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新闻,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珍禽异兽正在回归。日前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大美河山,万千草木,飞禽走兽,生机勃勃,展现自然之美、生态之美,折射出我国生态治理的明显成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之“智”举世公认。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近年来,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的优异答卷,正可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有意义的“治慧”启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去年9月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其中13次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此次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全球共有196个缔约国参加,联合国环境公约缔约方大会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大会主题,这些充分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已经赢得世界肯定。
结尾
呵护蓝色地球,需要全球携手。在昆明举行的COP15,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春城之邀”。作为联合国生态环境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将从这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