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今年4月以来,“蜜雪冰城”奶茶店、“华莱士”快餐店、“杨国福”麻辣烫店、“奈雪的茶”奶茶店、“大润发”超市、“全家”便利店等被揭露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接二连三“翻车”的并非小作坊、小摊贩,而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餐饮品牌,甚至不乏“网红”餐厅。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鹅肠处理得不干净、黄喉变质、生菜回收再用……近日,某位艺人经营的“网红”餐厅连锁火锅店被浙江省、市两级市场监管局联合约谈,某门店被责令整改,立即停止经营。这一事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其实,这并非个例,近段时间有多家“网红”餐厅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深入分析
近些年,各式各样的“网红”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他们通过名人效应、品牌包装、宣传爆款产品、打造独特IP等一系列营销手段,再加上美食达人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引来大批消费者跟风打卡。有的消费者甚至不惜等位四五个小时,只为点菜拍照发个朋友圈。“网红”餐厅火爆的同时,也催生了很多乱象。有的“网红”餐厅徒有光鲜亮丽的品牌包装,实际产品类型单一,缺乏新意;有的“网红”餐厅通过饥饿营销,不仅引发消费者不满,还促成黄牛带货的“生意”;有的“网红”餐厅更是使用低成本原料,不关注后厨卫生和产品质量,屡屡触碰食品安全红线。当一时“网红”易,当长久“网红”难。多家“网红”餐厅因各种原因,在火爆之后草草收场,迅速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网红”餐厅如何才能保持热度,持续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呢?
对策措施
流量不等于质量,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扛起社会责任。“网红”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各行各业出现所谓的“网红”IP,在餐饮行业也产生了一批“网红”餐饮店。这种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营销方式为“网红”餐饮店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热度,但是部分不良商家为追逐商业利益不择手段,在食品安全和质量上不下功夫,反而将主要精力和成本投入到宣传炒作中去,譬如雇人排队营造人气、花费巨资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广告等。这种本末倒置的经营观虽然在短期内让商家获得大量利润,但是忽视食品质量这一内核不仅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也会导致企业的发展不可持续。“网红”餐饮店应改变以往的重流量轻质量的经营观,扛起为人民健康负责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网红”不是护身符,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扛起管理责任。食品和餐饮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监管的难度较大,从源头食材的种植养殖,到最后食材的加工烹饪,这一流程漫长且分散,涉及到的生产主体众多。鉴于行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市场监管部门要不断完善对全流程的监督管理,高压下面才能出安全,对于敢冒头的不良商家要发现一起、惩处一起,从而保障食品生产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对于部分屡屡出问题、出了问题只是发表道歉声明却不实际整改的商家,不能屡屡包容,任其频频挑战食品安全的红线,要实行出局机制,将这些屡改屡犯者清除出局,提高违法违规生产的成本,才能让其从根本上打破侥幸心理、进行生产整改。监管部门应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做到执法为民、严格执法,扛起为人民健康把关的管理责任,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从而使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影响力不代表正确性,消费者要理性消费,避免被流量收割。在自媒体和“网红”经济时代,广大消费者由于自身的判断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在面对“网红”品牌汹涌而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时,往往难逃被裹挟的命运,从而出现盲目消费、跟风消费的问题。广大消费者在面对“网红”餐饮店品牌时,不要随大流,要保持理智,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才能避免被不良商家营造出来的虚假流量收割,从而遏制“网红”餐饮店片面追求流量和曝光的错误理念,保障自己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结尾
“网红”餐饮店的快速扩张得益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品牌红且质量硬的餐饮店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实现在消费升级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解决人民群众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消费需求空间、推动我国经济内循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