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是文章的脉络,就像人体的经络一样,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逻辑通畅的文章,条理清晰、脉络通畅,能有条不紊地叙事论理、环环相扣地发表见解,逻辑不通的文章,旁枝斜出、辞涩旨阙,意有不逮、让人如坠雾里。
一、把握时间脉络
顾名思义,时间脉络就是按照发生时间先后所排序的逻辑。比如早晨起床:睁眼,起床,穿衣,洗脸等。常见的时间逻辑有:过去、现在、未来;开始、执行、收尾;前期、中期、后期;童年、青少年、中老年;等等。方案流程大部分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的,比如调研方案,就是将前期准备、调查研究、撰写材料、形成报告的四个先后步骤组织在一起。因此,要善于用时间逻辑来铺展内容,以时间为线索来串联文字,才符合读者习惯。
例如:第一部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第二部分“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三部分“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第四部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这四个段落结构严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铺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讲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直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时间轴为主线,一线贯穿四个历史阶段,层次递进,让读者的思绪沿着一条明晰的线索穿越古今、直达未来,让人一目了然。
二、明晰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多党合作的初心和使命......去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实施“一四六十”工作体系,着力打造生态样板、绿色智造、滨湖旅游、现代智慧、枢纽门户、美丽宜居“六个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站位凝聚政治共识;要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高水平助力赶超发展......”
这段文字按空间范围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大到小的顺序来铺排,就像给人一个望远镜,通过调整焦距,很顺畅地就把风景一览无遗。
3.清楚事理逻辑
事物的发展和演化都有其自身规律,比如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结婚、生子、死亡,自然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另外,任何一个部门机关,办文办会办事都得依法依规办事,哪些能办,哪些不能办,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都有特定的规范,或者说套路,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的。因此,写公文时得按照“常理”来铺排内容,不能天马行空,让人摸不着头脑。
例如:某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是持续深入强化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持续深入践行初心使命,扛起“大国重器”“顶梁柱”的责任担当。三是持续深入强“根”铸“魂”,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大家都知道,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坚强保障这三个环节有前后逻辑关系。从理论上讲,没有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便无法进行,没有责任担当,坚强保障便是无本之木,本文的结构正是遵循了这个逻辑,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地进行的。
再如:一篇名为《紧盯三个环节,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文稿讲了三个问题:一、强化教育的引导力,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二、强化监督的制衡力,规范权力的运行。三、强化惩治的震慑力,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这三个问题也是有内在逻辑的,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教育、监督和惩治是三个重要的环节,有紧密的逻辑关系,一般为事前教育,事中监督和事后惩治,所以在表述时必须按这个逻辑来展开。
4.体例逻辑
即不同文种所特有的框架结构、表述范式。
公文是一种规范性文稿,什么文种干什么?对上还是对下?都有明确规定,甚至具体内容由几个板块组成,每个版块写什么?也都是有讲究的。所以在公文写作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带着镣铐跳舞”。
所谓镣铐,我想肯定有体例的规定性在里面,显然,只有遵循了文种的特定体例、范式,才能写出所谓通顺的文章来。
比如,写总结类的文章,不是说拿起笔来把成绩罗列一大堆就完事了,而是有特定的行文逻辑。逻辑一般是:先写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然后再写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最后提出改进的对策措施。如果只写成绩,不写问题、对策,那么行文“逻辑”是不全的,甚至把次序颠倒过来写也不行,那样会让人不知所云。
写计划类文稿,也不是简单地罗列一堆措施在哪里,因为计划在理论上是对工作进行预想性的安排部署。逻辑一般是:这是一个什么问题(事物、工作)?先进行概念上的界定,然后回答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回答必要性或重要性,最后再来回答怎么办?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原则、目标、任务、措施等。
而写调研报告的逻辑则有所不同,完整的逻辑是:先对工作现状进行描述,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必要时可以分析原因。归结起来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么一个过程。
5.推理逻辑
即在文字表述中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安排内容的先后秩序。
任何文章都要表述观点,并让读者真心接受。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论证,在论证方式中,逻辑推理显然是一种说服力极强的论证方式。
在逻辑推理中,“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较为常用。什么是“三段论”?就是先讲一个大前提,再讲一个小前提,然后推演出一个结论。
以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一文为例,在论证张思德同志牺牲的重要意义时,就用了“三段论”。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段话一开始就立大前提:“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接着,提出小前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最后得出结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样的论证逻辑清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有一定的规定,这个规定就是文字表述的逻辑遵循。
需要补充的是,除了上述九种常用的“逻辑”外,公文写作中,还经常会涉及到内容的虚实、新旧、大小、主次、轻重、缓急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有内在“逻辑”上的讲究。
就虚实而言,公文中通常先讲道理、讲意义、谈认识、说感受,然后再讲措施、说效果,这叫先虚后实。古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就是这个道理。
就大小而言,公文写作中,分析形势时,往往先讲国际大形势,然后再讲国内形势,最后才切入到地区形势,如果颠倒过来讲,就会让人莫名其妙。另外,会议议程的设置、领导名字的排序等都有“大小”的逻辑讲究。
就轻重缓急而言,一般都是重点问题放在前面谈,次要问题附带谈,急迫的事情前面谈,不急的事情放后面谈,如果颠倒了次序,就会给人分不清轻重的印象。
文章行文仓促,不足之处请留言告知,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