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此次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既是提振市场需求之举,也是各地落实、落细差别化政策的实践,充分体现了我国持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
意义分析
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是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的必要之举。我国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地域性差别巨大,不同城市、不同地方住房的供给需求不尽相同。基于此,在全国统一的贷款利率下限基础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各派出机构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因城施策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助于各地基于实际情况提升政策的精准度。
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持续释放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鲜明信号,必须强调房地产的居住属性。此次利率下调主要聚焦在首套房,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未变,说明“房住不炒”定位不能突破,房子的“居住”属性必须坚持,不能出现“炒作”现象。同时,20个基点的利率下调力度相对较大,这也将引导银行后续更好地制定贷款政策,推介一些低利率的贷款产品。
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购房者压力。房地产市场能否平稳健康发展,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政策调整后,居民购房家庭申请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时,利息支出会有所减少,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无疑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大有裨益。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按贷款金额5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估算,利率下调20个基点,平均每月可减少月供支出约60元,未来30年内共减少利息支出约2万元。
结尾
安居才能乐业。因地制宜优化住房信贷政策,不是为了刺激地产而在信贷政策上一股脑地放松救市,而是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