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毕业于国内沿海某知名院校,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那年顺利考上家乡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期满后开始备考遴选省直某核心部门,一次上岸。下面,本人以亲身经历作为第一视角,带大家沉浸式的体验如何备考遴选。下面,我将用“你”作为第一人称。
一、早规划,勤准备,打好遴选这场“信息战”。
你出身于某落后地区,家人都是普通的务工者。从小,大人们就教育你要好好读书,不然就要跟着他们去背水泥、做苦力。你从小好强、敏感,怎么可能去做这些事情呢?于是你埋头苦读,考上本省的一所一本大学。来到大学,寒酸的你不敢找女朋友,外面的花花世界让你艳羡却自卑。你好像一无是处,格格不入。
受到家庭的影响,你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职业规划,随大众报了土木工程专业。慢慢的你学会了上网,在网上了解到了毕业以后你大概率要去工地。你不想去工地,那么只能继续读书。虽然家里不可能供你继续读研究生,但是你依然选择了这条路。你是一个心思很敏感的人,所以你更加积极的去打探各种消息,从大一开始,你就经常参加各种兼职,把赚的钱存起来。
你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知名院校的研究生,而且是金融专业。你幻想自己毕业后能够西装革履,年入几十万,成为一名职场精英,你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现实却狠狠的打了你一巴掌,你的同学陆续收到了四大证券所的OFFER,但是你却迟迟没有收到回音。后来你发现,你和那些被拒的同学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问题就出在本科第一学历。
你不甘心,去了找辅导员。辅导员很了解职场情况,他建议你换个方向,可以试着考公务员。于是你又花了很多时间去网上收集信息,你很聪明,很快就理顺了方向。普通家庭出身的你很快被“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几个字吸引了,你觉得这是你取得事业成功的最好的机会。于是你买了很多辅导书,没日没夜的开始刷题,这个你很擅长。成绩出来的时候,你并没有很慌张,就像你意料中的一样,你高分入围面试。面试是你的短板,你从小就木讷内向。你很果断的报了培训班,在培训班里你很不起眼,但是你很清楚,你只要考出平均分就能上岸。面试的那天,你紧张的瑟瑟发抖,你想起答辩那天你站在台上一句话都说不出的样子,那次导师放了你一马,这次考官会吗?你不敢再想下去,硬着头皮说下去,好像越来越顺。
最后你考上了。你的同学有些参加省考考上了市直,你觉得自己是省里的后备干部,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培训的时候你得知自己编制要放在市里,还是一个叫“大数据局”的单位。你连忙去网上查,这好像是一个边缘单位,远不如同学考上的自然资源局,这是你第一次感到迷茫。不经意的时候,你看到了一则遴选广告,你点进去看了很久。
你再次被“大数据局”外包到某个乡镇挂职“副镇长”。虽然早有准备,还是觉得很失落。只是当镇里年轻人恭敬的叫你某某镇长的时候,会有一点满足感。镇里加班很多,没想到领导里面也有老油子,很多比你年长的分管领导从一开始推工作给你,后来直接指挥你。你想发火,但是一想到期满考核就软了下去,你更加坚定了要遴选走的念头。
你一有时间就去搜索本省的遴选信息,但是网上信息很少,你几乎在各大平台搜罗了一遍,只有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你突然想起了当年考试时候,考场那些发广告的身影。于是你找到了一个叫“北辰遴选”的培训机构,你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拨打了一个客服的电话。她问你想报考省级还是市级,你吞吞吐吐怕被套路,当她说出省市考的方向不同的时候,你突然有了一丝庆幸,也许少了这个电话要走很多弯路。
你很果断的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开始准备遴选,你又回到了你擅长的那个领域,继续做一名“做题家”。
二、锚目标,强信念,打好遴选这场“持久战”。
根据政策,2年后你可以选择继续留在乡镇继续做领导,也可以回去市局做个四级主任科员。你当然会选择后者,你的人生怎么可能会和那些本科生、大专生一样。
有一次迎接检查,县里来了个“股长”,他气宇轩昂的指点江山,指出了你分管业务口的一堆问题。这些问题你用脚指头都可以指出来,而且可以更细更具体。只是乡镇工作这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些县里的“大爷”难道心里没数吗?酒桌上你恭敬的给他敬酒,求他网开一面,少扣点分。他一本正经的和你讲县里的要求,你干了一杯又一杯,恍惚间开始厌倦了“镇长”称谓这种虚名游戏,你苦了这么多年,人生不应该只是这样。在失去意识的前几秒,你又想到了遴选,你的目标只能是遴选省直——而且是强势核心部门。
你经常要加班,没办法跟上课程,只能自己补,好在你擅长学习,也能勉强跟上。无数个夜晚,镇里人都走光了,这反而是你最珍贵的学习时光,你可以放心的把自己所在房间里做题。每当累了的时候,就看看群里这班“战友”分享动态,瞬间又打满了鸡血。群里的考生来自天南地北,时常有人参加考试,也时常有人通过考试。你是个不服输的人,你坚信别人可以,自己也一定可以。
三、找问题,补短板,打赢遴选这场“翻身仗”。
你高中读的是理科班,大学也学的是工科。研究生虽然偏文科,但是比起汉语言文学这种科班出身还是差了些。自从知道你们省省直只考主观题后,你就非常注意收集各类文件。镇里的组织委员比你年长不了多少,以前他会叫你写一些材料,你很排斥,现在也主动找他讨任务来练笔了。
很快你到了瓶颈,见到题目很快就搭起框架来了,但是总是觉得差点什么。你主动找到老师咨询,老师一眼就看出了你的问题。你还是太心急了,总是用模板去套,把架子搭的很大,但是做房子的“材料”却只是那么几种,关键的要点遗漏很多。你开始摒弃那些生搬硬套的辞藻,重新练习“搭积木”。你再次写的方案虽然看起来很low,但是得分点都踩到了,反而比之前那篇更高分。你继续按这种模式改,几个月下来,质量提升了不少。
你再次去攻讲话材料,这也是你最头疼的环节。你想起曾国藩那句名言:“人要走事上磨,方能立得住。”决定在这方面磨一磨。你找到组织委员讨要以前镇里主要领导的讲话材料,你觉得写的挺好,却不得其法。你发了一份给老师看,老师说文笔确实挺好,但是理论还是太少。你恍然大悟,你要考的是省级机关,怎么可能用乡镇的范文材料。你托考到市里的朋友要来了他们局长的发言材料,虽然文笔不是很好,但是胜在理论高度很高。
2年很快就过去,你依依惜别了曾经的同事,你发现这一刻那些老油子也没有这么讨厌。有个同事专门开车把你送回了市里,你想安排他到食堂吃招待餐,突然发现自己回来后就不是领导了。他看出了你的窘迫,主动提出一起到外面吃点。吃饭的时候,他依然对你百般讨好,你更加坚信平台的重要。
到了市里后,你继续复习考试,遴选的公告却迟迟没有发布。你开始拓展市里的圈子,陆续搞到了市领导的发言材料。市里也有不少人在准备遴选,两办都有不少。可能备考太久,你反而少了一些锐气,觉得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朋友也劝你不要好高骛远,建议你考个普通的省直单位。
省直遴选公告终于发布了,我颤抖着手点开职位表,眼睛盯着那几个核心部门久久没有离开。还是选择跟随内心吧。你算了算自己的年龄,今年自己28岁,还有很多机会。你没有再问别人的意见,一咬牙报了名。笔试那天,你仿佛又回到了毕业那年,你心里想,如果再选一遍,你会直接考省考。遴选考试比当年那场考试缺席了更多人,你觉得放弃的人有点傻,转而又想到他们的身不由己。你很快就写完了,望着窗外发呆。
你报考的岗位只招一个人,你以笔试第二的成绩入围。你也像其他同学一样在群里发了喜讯,后面一片艳羡和点赞。你继续报了面试班,北辰的面试题库很充足,你已经有选调生面试的底子,你开始疯狂刷题。遴选题目多了些对宏观政策的解读,这是你不擅长的,你重点学习了理论讲解的板块,也花了很多精力学习时政。上战场的时候,你不再像当年那样紧张,变得侃侃而谈。你又想到了在乡镇的那2年,好像是成长了许多。面试成绩公布,你是岗位第一,综合第一,逆袭成功。对着屏幕的你也许会思考,如果那年直接参加省考报考省厅,是否也能考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