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返乡要封门上锁?居家监测变成了居家隔离?疫情背景下的春节返乡,各类防控问题备受各方关注,其间也不乏一些乱象。对此,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总体的思路应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本题主题为疫情防控的乱象问题,所以要分析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和乱象的危害,然后针对性提出解决的对策即可。
答案解析: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地零星散发疫情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为疫情防控带来较大压力。而一年一度的春节返乡,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口大规模流动。正是考虑到这重因素,各地才会有“就地过年”的倡导。
但倡导“就地过年”并不是不让回家过年,更不意味着要在政策上设置层层障碍,粗暴地将在外人员挡在家门之外。个别地方擅自加码,其实与国家政策的初衷相违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短短几天内接连对过度防疫、粗暴防疫明确表态,正是为了及时纠正目前一些已经走偏的基层防疫作法,为人民群众提供多一些的保障和便利。疫情防控,一头连着公共健康安全,一头连着社会基本民生,容不得任何简单、粗暴的“懒政”作法。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返乡防疫的真正目的,才能真正落实好科学、精准的防疫原则,为这个特殊的春节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在“解民忧”上着力,为就地过年的他乡人送上“定心丸”。每年春节,“夫妻在外务工、老人儿童留守”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是返乡人员中的“主力军”,解决好春节期间留守老人儿童无人照料后顾之忧,是让他乡人安心就地过年的关键举措。 要加强寒假春节期间父母就地过年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拿出实际行动给留守儿童配好“照护人”,引导务工父母采取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留守儿童远程“见面谈心”,切实做到“人在外,爱回家”,那些选择就地过年的务工者才能真正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这不一样的春节感受着不变的团聚喜悦。
在“强保障”上见效,为就地过年的他乡人送上“大礼包”。就地过年并非强制性措施,而是一种倡导,需要当地政府拿出更多硬核措施,激发更多人的响应、配合。无论是为选择就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留岗红包”和“春节大礼包”,组织开展“网上年货节”、就地过年员工专题展销会、生活物资专项配送等活动,还是鼓励企业开通春节员工接送班车,引导酒店、超市推广预定式配餐、线上配餐送餐等模式,节假日期间,针对无人照顾的外地双职工子女,开办公益性“小候鸟”托管班等, 都在保障每一个他乡人的生活物资储备,构筑起坚实的“大后方”,让他们在这个无法回到心心念念故土的春节里感受着“另一个故乡”不变的热闹和安定。
在“暖人心”上使劲,为就地过年的他乡人送上“云关怀”。除了物质上的“真金白银”,丰富的文化娱乐节目供给,系列“送温暖”慰问活动,都在为就地过年的他乡之客送上别样的“精神食粮”。为留浙过年职工免费送职业技能、心理健康、保健养生、家庭教育等培训项目,职工讲堂、“职工春节七天乐”等活动丰富多彩的云演出,缓解留浙员工思乡之愁;发放形式多样的文化消费券,可以畅游各大景区的旅游“转转卡”“惠游卡”等,让孤身在外的人们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仍能感受到不变的爱与温暖,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过上一个圆满快乐的幸福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过个团圆年是漂流在外的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特殊时期,我们要珍视和感恩那些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为做好疫情防控无私奉献的游子,更应拿出实际举措,让留下来的人们在他乡过好和故乡一样的暖心幸福年,为我们日益富强的国家、日渐美好的生活书写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