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记者在多地乡镇调研发现,不少乡镇人手紧张,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中部地区一位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镇里只有40多个工作人员,除去能力跟不上、身体不好、年龄偏大等有特殊情况的,“使得上劲”能干事的干部只有30多个人。
“这些年镇里招了一些大学生,但是有的被上级部门看中了,就点名借调走。”这位镇党委书记说,全镇有四万多人,下辖10多个村,偏远的村距离乡镇政府三四十公里,镇里的干部工作任务重,经常“连轴转”。
中部某省委组织部公务员办一位负责人说,在一些乡镇,有的年轻干部“借着借着”就想办法离开了,被称“飞鸽型”干部。少数地方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出现了“断层”。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在乡镇往往是一个萝卜要管好几个坑。”西部地区一位年轻的副镇长说,他在乡镇工作了4年,先后对口了县里14个部门,现在一年要同时负责农业、水利、扶贫等9项工作,经常从早忙到晚,“很少能睡个好觉,节假日也很少休息。”
采访中,记者在他的手机通话记录里看到,这一天早上从5点到7点,他陆续接了20多个干部和村民们打来的电话。
多位受访乡镇干部反映,现在不用征收农业税了,乡镇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但是,防汛抗旱、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矛盾调处、上传下达等日常事务工作仍然繁重,时常是这个任务还没忙完,下一个任务就已经布置下来了。
记者在中部某乡镇采访时正值汛期,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强降雨天气,该镇的干部基本都出动了。记者看到,他们通宵达旦地巡堤查险、转移群众。
该镇党委书记说,汛情严重时,一些干部就睡在坝上堤旁,忍受着酷热和蚊虫叮咬;等到9月汛期结束,干部又要忙着防火;临近过年,忙着完成财税任务……“任务一茬一茬,一年难得停!”
乡镇工作往往需要“一事多磨”。一位受访乡镇干部举例说,镇里需要办理农村社保的群众达上万人,而专职负责民政工作的干部只有两三个人,登记、审核、整理、上报一项项落实下来,工作量巨大。有时,有的工作当天布置,隔天就要结果,“真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七十二变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