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0年开始准备遴选以来,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遴选考试三四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2022年度中央机关遴选考试了,由于对基层工作经历和公务员工作年限的要求,所以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参加中央遴选的机会,之前自己都是参加的省直和省会市的遴选,所以中央遴选对于我来说,还算是个新鲜事物,当公告出来的那一天,我很是兴奋,想到可以尝试一下中央遴选考试,别提心里是多么的激动。
公告一出来,我赶快挑选符合自己的岗位,经过筛选,选出了国家邮政局、国家信访局、司法部、民建中央等10个部门的岗位。当时在报名期间,自己处于观望状态,每天盯着各个岗位的报名人数,最终选来选去报了民建中央的岗位。
2021年11月27日参加了中央遴选考试,当时考完后,只是感觉做题速度慢了点,时间比较紧张,果然不出所料,2022年1月17日出成绩了,考了62分,虽然说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但是分数至少可以证明一切。
通过首战中央遴选,我也有了三点直观感触。
第一,题目不难,但不好答。中央遴选真题总共有5道,其实就是三种类型,问题对策类、公文写作类、领导讲话类。题目给出的材料都是来源于我们生活的某几个方面,而且都并不陌生,可以说这些话题,你是知晓的,但是你知晓的程度以及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层次思考,这个就得看你平常的把握了,考场上让你一下子思考那么多的方面,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也说明了一点,日常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很重要,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思考更重要,然后在平时的练习题目时,如何将这些思考的内容书面化、规范化、精修化,这需要平时下大量的功夫来做。
第二,准备不足,顾此失彼。刚下考场时,就听到小伙伴在讨论,讲关于事故的通报,自己写的好像缺少了什么,有的说:我只介绍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却忘记写问责方面的问题了;有的说:我写了事情发生的经过,也有了问责情况,但是忘记写下一步该怎样做了;还有的说:这几部分,我都写了,就是没有注意通报的格式要求等等。从以上问题就可以看出,考生们不是不会答题,只是因为日常对于各类公文动手锻炼的机会少,导致一上考场就会丢三落四,有的甚至没将各种公文做好区分,导致将各类公文混淆,所以说平时充分的准备很是重要。
第三,高度不够,术语不专。比如,最后的大作文,讲的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大部分考生可能对于融媒体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将这篇领导讲话稿写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对融媒体有清晰的认识,深入的了解,准确的把握,独到的看法,这样你才能把这篇领导讲话稿写得完美。那天考完的时候,好多小伙伴也提到了自己大作文的作答情况,我记得好几个都是说他们将材料的内容抄写进了大作文,是的,抄材料中的有些要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一定要明白,出这个题的目的是什么?大作文不仅仅是归纳要点,因为前面的案例分析已经将归纳要点的内容进行了考察,大作文就是要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想出对策,为下一步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才是大作文的目的。至于以领导讲话稿的形式考察,是为了将这项工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领导的讲话是充满感召力和号召力的,为下一步的工作定了向、把了脉的。小伙伴可以想象一下,分管融媒体的领导能讲出外行话吗?如果你的文章中,都没有体现融媒体方面的专业术语词汇,可想你的文章能否得高分?还有就是既然是领导讲话,不像我们日常工作中科室的总结报告一样,一定要体现出高度来,这样才能符合领导讲话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通过首战中央遴选后的一些自我直观感触,希望能帮助到目前正在准备中央、省市遴选考试的小伙伴们,我们都要做遴选征程中的小白,始终以不自满的心态保持不间断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紧跟社会热点,养成多思考的习惯,及时将社会热点话题当做考试的模拟题来练习,只有做到这样,才不会在考场上乱了阵脚,顾此失彼。
尽管首战中央遴选未上岸,但是我也通过这次考试,得到了不少的经验,也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目标,我依然会再接再厉,争取早日中央遴选上岸,加油,亲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