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遴选的面试环节,很多地方从公布成绩到举行面试一般在半个月左右,短则一周,长则一月。还有一些同学起步较早,笔试结束后就进入面试学习,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一筹。今天,我们就聊聊关于节奏较长时间的面试练习与积累。
一、晨读
面试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因此要把语感培养放在第一位。每天早上坚持晨读1小时左右,短不要少于半小时,既有助于增加对政策理论的熟悉程度,也在积累规范性的用词表述,逐渐培养语感,以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当你一直反复朗读、背诵一些政府文件,名人名言,好的面试语言,在考试中你就能很自然的表达出来。
二、练胆
面试的本质指的是考官与应试者通过面对面的沟通,通过信息交流和行为观察,来判断是否具有人岗匹配性。大家可以看出面试和笔试的不同点就是要交流,不再是笔试那样闷着头自己做题。你不可能跟考官说你给我点时间,等我给你写一个。面试需要你说话,而且是面对面说话,很多同学平时工作中发言、讲话等场合参与较少,会腼腆、紧张、怯场,这就更需要多说多练了。首先可以自言自语,先能够完整答出来,保证流畅性。其次可以对着镜子,抬起头,自己盯着自己说,认真观察自己的表情和眼神。最后,可以找几个朋友或者备考的小伙伴组队,模拟考场环境,对着他们答题,感受压力环境,提升自己抗压能力。总之,就是在不同场合,不同人面前,一直说,一直答。这样才考场中,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能淡定自若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考官听。
三、吸收
很多遴选面试中的真题,都是和当下比较热的话题结合在一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出题,甚至是近一周的政策热点。其实,面试是在模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所以题目都具有社会问题普遍性,这就要求考生们要在生活中去积累,处处留心皆学门。除了北辰编发的资料,也可以多看新闻1+1、新闻周刊等新闻,尤其是对新闻的深度评论类栏目,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一些好的语言和句子及时记录,认真记录专家都一些问题的看法,将这些真知灼见运用到自己的答题内容中,做到既有自己的想法,也能适时结合大师们的看法,必定能在考场中夺人眼球,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