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以“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为主题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技能人才和劳动模范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时至今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扑面而来,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征程,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广大技能人才和劳动模范创新创造热情和聪明才智,加速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抓住“战略机遇期”。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站在百年发展新起点,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放眼全球,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创新创造力度,切实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盯牢“风险挑战期”。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从2022年一季度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6%,快于GDP增速;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8.9%,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占比继续提升;从国际形势来看,受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分工格局、运行逻辑、规则体系、竞争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面临格局重塑。站在百年发展新起点,我们必须立足风险挑战,聚焦产品附加值偏低、竞争力不强等短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的融通发展,加快推动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用好“人才培养期”。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打造技术工人队伍的关键,提高职业技能是促进中国制造和服务迈向中高端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国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技能人才总量由1.3亿人增至2亿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仅为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为28%,但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站在百年发展新起点,各地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技能人才和劳动模范主动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示范引领、带头推动建强技术工人队伍。
大国之路,匠心筑梦。奋进新征程,让我们牢记殷切嘱托,立志制造强国,全面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持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转型升级,切实发挥技能人才业务精、能力强、点子多的优势,奋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