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今年10月13日是第33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今年10月13日是第33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
深入分析
放眼全球,今年的国际减灾日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国际防疫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新变种BF.7正在全球迅速传播,多国疫情反弹压力增加;国内多年不遇的旱情仍在持续,工业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这些愈加提醒我们增强灾难风险意识、筑牢防灾减灾坚实堤坝的重要性。
对策措施
防灾减灾,防患于未然仍然是重中之重。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防范化解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重特大事故发生。一是要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广泛动员,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各类灾害事故风险群防群治,推动构建多元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二是结合地区和行业特点,创新灾害事故风险防范宣传教育机制,丰富内容和形式,加大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的科普宣传。三是聚焦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加大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以及矿山、危化、工贸等高危领域和交通、建筑、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灾害事故风险宣传和隐患排查,坚决把风险防控住。
防灾减灾,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是关键。基层应急能力的提升,除了物资储备外,最重要的还是人们面对灾难来临时的处置能力。因此,建立各级灵活高效的指挥系统尤为重要。我们要全面摸清风险底数,完善综合减灾区划,加强系统风险研判,夯实全社会防灾减灾基础,实现精准管控风险。坚持群防群治,加快构建多方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完善政策、制度、标准和平台,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积极参与综合风险调查、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救灾捐赠、生活救助、恢复重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坚决遏制人为因素导致的火灾,持续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
防灾减灾,坚持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是救灾的最高要求。每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第一时间对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迅速组织力量救灾,全力以赴抢救伤员”“全力组织搜救被埋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从这些重要指示中,人们感受到总书记对受灾群众安危冷暖深深的牵挂。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这都是与中国共产党“最关注的是人民、最关心的是群众”分不开的。防灾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须臾不可松懈。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从源头上防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合力筑牢防灾减灾的坚实堤坝,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结尾
在无情的灾害面前,人类总显得特别渺小,但再小的沙子聚集在一起也会凝聚起惊人的力量。相信只要加强早预警、早行动,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增强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底气,答好防灾减灾这道必答题。